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名校长工作室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名校长工作室 > 成果分享

有疑而问 有问而学——浅谈自主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龚秋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常青  发布时间:2015-12-11  浏览次数:
 

有疑而问   有问而学

——浅谈自主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常州市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   龚秋玉

传统理念:传统数学教学之特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就是重认识,轻情感,也就是人们称之为以学科为本位的目中无人教学。这种教学把原本生动的、复杂的数学学习活动禁锢在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中,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很多学生产生了苦恼、恐惧等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这一理论也就是我们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原因之一吧。

现代理念:学生自主学习之新思维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与爱好,则是学生获得愉悦的情绪和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逐渐的,“自主学习”渐渐进入了我们的数学学习,“自主学习”开始从朴素的经验之“术”上升为理性之“学”与技艺之“能”的整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而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教师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它可以使我们教师更加了解孩子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困惑,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以便于更好的调整教材,调整练习,更好得做到因材施教。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我们教师在课下应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一些问题,这样既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有问而学:学生自主学习之新实践

在当今乃至未来生活,是一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的孩子不会自己学习,势必要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所以我们的孩子要适应这个时代,就要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真正做到有疑而问,有问而学。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要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熟练操作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孩子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考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孩子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教师就必须解放孩子的感知器官,使孩子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说自己所想,做自己所想,不拘泥于教师、教材,敢于质疑,不避疑难,主动寻找问题,凡事都问一个“为什么”。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当一个人带着疑问去学习时,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被不断激发出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孩子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借助预案质疑问难

为了更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大胆尝试使用了新知学前预习学案。预习学案包括以下几方面:(1)预习内容(2)知识链接(3)预习导读(4)跃跃欲试(5)质疑问难。在尝试初期,孩子感到很新奇,但通过一段时间尝试下来,我发现很多孩子真正去完成时,他们又觉得有些棘手,预习学案中的内容有些会,又有些不会,特别是学案中的“质疑问难”,每次做到此内容时,孩子总是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孩子应该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啊?怎么会没有问题呢?针对这一现象我作了以下分析:

1.不敢问。有些孩子因为存在胆怯或自卑心理,遇到问题不敢问,怕丢面子,认为有些问题向教师或孩子问,可能很幼稚,会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

2.不知怎样问。三年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思考问题不深入,有些孩子虽然有问题,但不知该怎样表达,或不知道怎样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无疑可问。对于平时只习惯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孩子来说,突然出现要自己自主提问有些不适应,甚至无从下手。也有些孩子因为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对于要预习的内容根本没有认真细致的阅读,自然就没有什么问题可提了。

针对以上的现象,使我觉得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预习学案我试着运用以下策略帮助孩子学会提问。

(一)依据“预习内容”猜想问题

预习学案中的“预习内容”一般就是新授的课题。

案例:在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分数》的预习中,孩子就根据课题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1)什么样的数是分数?

2)什么时候会用到分数?

3)分数有什么特点?

4)分数怎样读,怎样写?

5)为什么会有分数?

6)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这些问题都是孩子围绕预习内容提出的有关分数数的外延与内涵的知识。充分表现了孩子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的一个个大胆的猜想,同时也是激起孩子学习新知,探索欲望的开始。

(二)围绕“知识链接”生成问题

预习学案中的“知识链接”大多是复习与新知有联系的旧知内容,也是新知的生长点,同时也包括孩子需要准备的学具或孩子在学习这部分新知前的一些知识储备等。孩子可以对所复习题目中遇到的不懂情况提出问题,或者对做这些题目有什么作用提出疑问。

案例: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万以内的数》的“知识链接”中设计了以下内容:

想一想千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完成下面的填空。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2)数位顺序表中,从(  )边数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百位在(   )位,第四位是(   )位。

32个百,3个一组成的数是(   )。689中,6在(  )位上,表示(   ),9在(   )位上,表示(   )。

孩子可以根据学过的千以内的数提出问题:(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那么10个千是多少呢?(2)比千更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3)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五位是什么位?

(三)利用“预习导读”发现问题

预习学案中的“预习导读”是教师根据新知内容设计一些步骤和环节,以便于孩子顺利的完成预习任务,孩子可以在每步的过程中提出:“下一步怎样办?”或是“这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案例: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预习导读”中,根据本课内容设计如下:

1   拿一张长方形纸,仔细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征。数一数它一共有(   )个角,一共有(  )条边。

2)什么是长方形的长?什么是长方形的宽?请你找到身边的长方形用手去指一指它的长和宽。

3)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长方形的长和宽,你有什么发现?

许多孩子都通过预习导读的步骤发现自己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特点,于是就有孩子提出:“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就需要孩子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的分析,总结与归纳,无意识的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得出长方形的各个特征。这样的学习过程也让孩子经历了从猜测到验证到归纳,不同程度地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科学性。

(四)结合“跃跃欲试”反思问题

预习学案中“跃跃欲试”是孩子预习完新知内容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完成的题目,教师在设计时可以模仿例题出几道类似的习题,这里可以允许孩子不会做尝试题,甚至可以把不会做或不懂的地方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能够完成的孩子来说,他们可以针对尝试题与例题的比较,由此提出不同的问题。

案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除法)》

面对自己做的竖式,有的孩子面对竖式中的商的末尾出现的0开始疑惑。提出这样的问题(1)为什么商的末尾要写0?不写行吗?(2)今天的竖式中的余数也与往常不一样,怎么直接就有余数2了,不是应该把要分的数减去分了的数才能得到余数2吗?这个过程怎么没有了呢?(3)我按照原来的写法把要分的数减去分了的数才能得到余数2,我通过商乘除数得出被除数来检验商是正确的,是不是这样列竖式也可以呢?

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既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也是要解决的难点,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说明孩子自主经历了计算的过程,因为自身知识经验的缺乏所以需要在课堂中需要听老师与其他孩子的讲解,而又因为是自己发现的问题所以更具主动性,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具迫切性,那么学习的效果便会更好。

(五)借助“质疑问难”延伸问题

“质疑问难”可以是在孩子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完成,也可以在对所有新知内容预习后完成的,甚至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完成。孩子都可以对书中的结论或是上课的不懂处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假设性和想象性提问。如果对于预习学案中的各栏目都完成的不错的孩子来说,在这一环节中将问题进一步的延伸,拓展,那孩子真的是带着问题学数学了。例如有孩子在上完《认识克》后,还会提出:“重量单位有千克和克,有没有百克和十克这样的单位呢?”多好的问题啊,说明他不仅知道与理解千克与克的进率关系,还将其与十进制数联系到了一起。

“学问学问,有学有问。” 教师不仅要“解惑”,还要“生惑”,教会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孩子能无中生有,借助预习学案的力量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既达到了课前预习的效果,又为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体验生活刨根问底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得案例来解释数学问题,可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高不可及。

1.从生活原型中发现数学问题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早就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特别是小学生的思维还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显得更为抽象。教学中,把数学知识巧妙结合于学生生活,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活泼的问题中,能加强学生对数学的感觉、感受。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7:30      金色年华

9:00      动画城

……

5:00      儿童英语

7:30      阳光剧场

9:00      新闻播报

……

紧接着我就提问:这样来预告节目时间有什么问题吗?借助平时生活经验,学生立刻做出了反映:一天中怎么可能出现两个730分、9时呢?同一时刻怎么可能同时能播出两个节目呢?我们怎样才能把时间播报清楚呢?……一系列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从而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数学。

2.从实践活动中寻找数学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或体验活动,感受会很深,学生也容易、乐意提出问题。如在低年级中给学生三张数学卡片摆三位数,通过操作练习后再来引导学生互相提问:你摆了几个三位数?最大的三位数是几?最小的呢?你能摆几个不同的三位数?除了这样摆还可以怎样摆?……其实这一系列的问题也促进了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因此要让学生提得出问题也要给学生搭建好提问的平台。

在知识的探究中,引导孩子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孩子的问题意识越强烈,那么学习热情就越高涨,越有利于孩子的思维发展,越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时,要多鼓励孩子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是老师或其他同学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提问题的关键。即使有些孩子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有不符或有偏差,教师不要马上否定,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尊重他们的想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只要引导得法,孩子就会提出思维含量高的问题。 问题意识是学好知识的重要条件,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彰显个性解惑释疑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师生的活力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得以有效地发挥,才能有助于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孩子们再预习学案中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提供一个自由的、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质疑、释疑,让我们的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地实现,让课堂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

1.师生互动,构筑自由提问的平台

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说想说的,问想问的,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活泼、自由的状态中。学生通过提问,一方面可以在与教师对话中学习、领悟和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样的对话中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全部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与丰富,消除了师生之间人为的界限,师生生命价值得以体现。课堂中,师生交流更多的是商量与切磋,补充与讨论,赏识与肯定,倾听与沟通,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师生双方“捕捉”对方的想法,双方产生积极地互动。如“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和你想的一样;“你提的问题是老师从没想过的,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要向你学习”……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提问的平台,允许学生错了重说,说的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允许学生向老师发问,以努力形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侧动力、引发情感体验的原动力、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力。创造一种自主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共同分享成功的欲望。

2.生生互动,构建自主学习课堂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就是课堂上学生间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构建自主和谐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第一,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是相对平等的,处于一种相互放松的状态,不用担心说错,而且还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

第二,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益处。

第三,在互动中学生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权利,有利于他们心里的发展,也可以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构筑自由提问的平台,构建充满活力的自主学习课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探索知识、发现结论的过程,自由探索,放飞思想,合作创新,进行了深刻的体验,从而使“思想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真正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解放的宗旨”得到了最佳的凸现和弘扬;师生才能在一种丰富、和谐、光明、温暖、纯洁、宽松、博大的氛围之中,相互熏陶,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由教师的满堂问过渡到师生补充提问,达到学生的自主提问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训练的过程。只有学生脑中有疑,才能唤起学生之问,只有心中“有问”,才能激起自主“之学”。才能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有了自主学习的热情,自主学习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