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依法治校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依法治校 > 组织领导

迈向清英发展新时代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常青  发布时间:2015-01-12  浏览次数:
 

迈向清英发展新时代

——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意见

2014年春夏,清英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全力以赴,以一流的工作,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打造了一流的民办学校形象。武进区课改现场会的顺利召开,三大省级课题的隆重开题,区督导评估的最高分通过,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市舞蹈比赛的一等奖获得,第一个省特级教师的顺利当选……历史没有终点,所有这一切开启的只是清英一个崭新的时代。走过春的孕伏,伴着夏的激情,迎接秋的收获,让我们一起创造清英新时代!

核心理念

关键词

改革   微创新   课程特色   国际化

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品德改革为动力,以和善文化为导向,以课程推进为支撑,以习惯养成为核心,以评价改革为推力,以家校共育为依托,以提高师生员工的尊严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室重建工程,提高每一位清英人的课程设计力、实施力与领导力。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学生按需选学,教师按需施教,学校按需选才的教育环境,真正实现用课程改变学校,形成清英教育特征。

重点工作

一个中心:以课程改变学校为中心;

两项目标:迈向新时代的学习、特色师生的培养;

三项变革:重建教室、重建教师的职业生命、重构教育方式;

四大活动:以外国文化节为主线涵盖书包节、读书节、成长节、艺术节四大活动;

五大提升:提升教师的微改革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提升资源的科学运作力、提升团队合作力、提升世界公民的交往能力。

【具体工作】

一、管理重建:卓越之策

大视野决定大境界,大境界造就大格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愿景的实施,要求我们对学校组织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为了满足学校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实现高新区对我校的发展定位,组织机构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助力学校腾飞

学校组织机构改革有利于学校的科学发展,具体价值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校组织机构改革有利于实现学校第二次创业的发展目标。二是学校组织机构改革有利于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三是学校组织机构改革有利于管理部门工作效能的提高。四是学校组织机构改革有利于各部门工作的协调。五是学校组织机构改革有利于人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

(二)改革:更新管理理念

学校组织机构的改革,意味着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引领,从外控管理走向自我管理,从权利集中走向分布式管理,从以教育行为为主走向以学生学习服务为主的管理,从单纯制度性管理走向以道德为重要维度的管理。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淡化成人视角,强化儿童立场的原则。基于学校的发展愿景——学校中的儿童地球村,强调儿童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超越,成人则作为儿童的同行者、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

2.淡化管理概念,强化领导能力的原则。杰克.维尔奇有一句名言,“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 领导侧重于战略,管理侧重于战术。领导是一种变革的力量,而管理则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机构改革中,注重人的能动性与领导力的提升。

3.淡化被动执行,强化主动创新的原则。通过组织机构改革,激活每一位成员主动思考、积极行动的状态。变被管理者为自我领导者以及在某一个项目、某一个部门的领导者。通过主动创新提升管理效能。

(三)改革:重建管理体系

撤销现在的五大部门(研发中心、课程中心、学生中心、服务中心、外事办),形成儿童地球村的三大委员会的整体组织机构:发展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自治委员会。

发展委员会下设行政服务部、课程发展部、教师发展部、资源开发部四个部门;指导委员会下设学习咨询部、家校合作部、社区共建部、国际交流部四个部门;自治委员会下设安全生活社、行为监督社、创业体验社、体育生活社、艺术生活社、科学生活社、学友合作社、国际生活社八个社,各社由学生高度自治管理,设立顾问教师团协助其进行日常管理,负责对地球村自治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指导及评价。

二、队伍建设:卓越之源

学校的发展、课程的建构都离不开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人”的要素。让每个教师享受教育职业的幸福,是学校的应有之义。

(一)干部队伍练好“五位功”

学校要发展,班子是灵魂。班子整体素质的高低和角色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工作。所以在班子队伍中每个人应该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在认识上定位,在工作上到位,在实践中补位,在思考上越位,在理解上换位。

1.在认识上定位。每位领导干部要当管理上的行家,也要当课程上的专家。发挥行政领导力与学术领导力的双重影响力,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 

2在工作上到位。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每位领导干部应该有很强的主动意识,要想尽各种办法达到预定位置,达成目标,完成使命。

3.在实践中补位。成功的团队离不开成功的合作,每个人都要有补位意识。每个人都占有小我位置,心中要有大我,当一个环节出现漏洞,要立刻冲上去,保持整个链条不断裂,保证组织细胞能够正常运作。

4.在思考上越位。思考问题一定要越位,跨越自己位置的障碍,打破有形部门的界限,走出去多交流、多沟通、多了解上级的要求,同级的看法,下级的想法。鼓励每位领导干部在思考上的越位意识。

5、在理解上换位。给自己定好位后,还应该时常做换位思考。有同位心理,换一种思考角度,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体验别人的感受,了解别人的诉求,为他人着想。增强信心,加强沟通,增强合作,达到共赢的局面。

 (二)骨干培养念好“三子经”

“三子经”分别为选对苗子、压实担子、扶稳梯子。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教育教学上,我们不仅要有身先士卒、争先创优的意识,还要做好后备力量培养。

1.选对“苗子”。对有潜力、有担当、愿奉献的教师我们要委以重任,在锻炼过程中加以指导,激活“苗圃”的发展力和影响力。

2.压实“担子”。 “担子”是压力,更是动力,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和活动中挑战极限,激活潜力,勇当第一。

 3.扶稳“梯子”。稳固的“梯子”是“苗子”生长攀升的平台,扶稳“梯子”,就要给予“苗子”锻炼与提携。当同伴有机会有舞台时,我们要甘当“梯子”,给予他人最大的支持。

(三)教师发展追求“两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核心竞争力,是立校之本,强校之魂。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能是发展之本。既要涵养师德,又要提升师能。用人格来培育人格,用能力来培养能力。

1.师德建设与时俱进。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与考核评价体系,三届四次教代会审核通过《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师德考核条例》,自本学期起全面实行。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倡导三讲三爱三比——讲正气、讲廉洁、讲诚信;爱事业,爱清英,爱学生;比师德、比奉献、比实绩。以第三十个教师节的庆祝表彰大会为契机,树立优秀师德典型,人人争当师德标兵。

2.师能培养立体建构。

全面启动329工程,全体教师要以积极的姿态迈进新学习时代,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表示要在3年时间内培养三个区级以上学科领军人物。

2”表示要在3年时间内培养20个区级以上骨干教师。

9”表示要在3年时间内培养90个特色教师。制定《清英外国语学校特色教师评选条例》,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个性的平台与帮助。

 

三、课程建设:卓越之核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也是一所学校的发展源动力。从课改走向改课,进而到达课改的新境界,需要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与感性实践。本学期,课程改革将在“广”字上作文章的基础上向“深”字上求发展。在课程丰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选择性。在核心课程的建设上,要有更为开阔的视野,更为深刻的思考,更为独特的建构。

 (一)系统思考,形成课程建设纲要

1.五大领域的全新梳理

    以三项省级课题的研究为理论推动,不断促进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完成《清英外国语学校课程建设纲要》,并进行论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和学生素质发展要求,我们从体育与健康、人格与品德、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艺术与审美等五大学习领域来规划和设置课程,同时从儿童生活的完整性与生命的持续性出发,在五大学习领域基础上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两类课程的优化开设

我们的目标是“让精彩的课程成为学生选择清英、信任清英的理由。” 设计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使课程成为学生的“生命历程”。普适性课程,向“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妙”的目标发展,全面启动“易课”新时代。专设课程探索不同学生多元发展的途径,体现清英学生“分类”发展方向,为不同需求、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相对应的课程。

普适性课程对部分课程的实施进行调整。语文课程与演讲、写字联课,把演讲与写字作为清英学生的基本素养进行全员培养;科学信息联课中高年级增加一节基础课,推进信息课程的应用性研究,深化科学课程的探索性研究;体育课程全面实施改革,从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一、二年级设立1节武术课,五六年级启动联课走班选修教学,引导学生在六年时间中人人至少学会2种以上的体育技能;同时首次在数学学科尝试联课教学,推进数学学科的统整研究与数学实验的探索研究。在节庆典礼课程方面,重点进行开学课程(书包节)的策划、外国文化节的课程化推进,同时全面对休业课程进行预设。

专设性课程通过每周选修与每日专设两种途径开设。结合“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的特点,充分凸显学校特色、充分尊重教师特长、充分满足学生需求,逐步建立起专设课程精品课程群组。通过周三下午两节课的选修时间,引导学生以一个学期为时间单元进行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每日专设课程既有4-6课时的长线综合实践课程,也有1-2课时的短线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借助网上选修系统,为每一个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课程提供技术支持。  

3.五种教材的全面研发

    在课程的特色实施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载体。暑期,我们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了五种校本教材的提纲编写及样例撰写,形成了《语言与口才》《生活英语》《走向世界》《经济生活》《童话天地》(暂定名)系列校本教材。本学期,我们将根据课程编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边实践边调整的过程中逐步优化,并形成定稿结集出版。

4.特色课程的全员创生

“教室”就是一副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课程是教室重建的生命所系、活力所在。每一个清英人都应成为教室微课程的研发者,开发和创造教室课程,并在此过程中收获四种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独立建构课程的能力、创生教学策略的能力、完善课程体系的能力、

正如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倪闽景处长所言:课程将进入超个人化时代,将会出现一个人的书本与课程,从而填补信息与课程间日益增大的鸿沟——用课程的超级多样化填补课程真空。清英正在倡导的“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正是把握住了时代的特征,充分认识到课程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为师生的课程自主研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尝试开发一门课程,可以是指向阅读的各类阅读微课程(童诗、绘本、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小古文、诗歌等);也可以是指向学科的微课程(数学童话、经典名曲、世界名画、中国武术、地方戏剧等);更提倡指向学科综合性的项目学习课程(走进海洋、石头记等)等等。

(二)教学重建,推进课堂教学革命

1.理念之变:变“课堂”为”学堂”

“变课堂为学堂”,意思是把以教师的“教”为核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核心。学生成其为学生,教师成其为导师。把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把沉闷的教室变为生命的原野。把小课堂变为大学堂,让小教室成就大成长。教师的重要职责不是思考如何教,而是思考如何促进学生的学。清英易课之“易”,首先是易理念,然后是易结构、易方式、易内容,最后达到易效果。

2.结构之变:变“重复”为“创新”

对学生而言,创新就是所有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对教师而言,创新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去设计和教学。变“线性结构”为“版块设计”,变“小问题串联”为“任务单设计”,开启新学堂时代,研究易课新模型。

做到“三个回归”,一是回归目标。从教学目标出发,从学习起点出发,从认知经验出发;二是回归自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大面积教学为个性化指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三是回归真实。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倡导真问题、聚焦真研究、追求真成长。

3.内容之变:变“复制”为“重组”

    重构课程要跳出形式的藩篱,从更改方式走向重组内容。实现内涵的变革、视野的变革与思维的变革。从学科重构走向学科重组,进而走向学科重建。从课时教学走向单元教学,从单元视角走向学科视域,从学科视域走向全人视野。教师要从“教材的搬运工”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各种教材、各种资源都能为己所用。善于统整各个版本的教材资源,善于运用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善于创生基于主题的学习资源,善于借助基于生活的实践资源,把静态的教材活化为生动的内容,把文本的材料拓展为多元的素材。

4.方式之变:变“技术”为“艺术”

    清英教师应致力于让每一节课都独特,可以从结构改变考虑,从内容改变考虑,从情景角度考虑,从方法角度考虑,还可以从技术方面考虑。本学期全国E学习活动在我区举行。借此契机,我们将全面推进e课堂的构建。每位教师在本学期至少尝试上一节E学习平板课。通过E学习的开发、设计与实施,进行教学理念的重塑,教学流程的再造。教师例会每期由APP达人进行精品推荐,引导教师人人学会用show me、小影、ppt等工具软件制作微课程。每人至少完成1个高水准的5-10分钟的微课程送交评比。

5.效果之变:变“损耗”为“增值”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损耗曲线。如果我们把教学定义为传送信息,那么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损耗正以比我们想象的程度更高的速度进行着。变“损耗”为“增值”,教师提供的信息总量小于学生所获得的信息总量,需要教师更多设计专题性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基于问题主动探索,基于研究主动分享,发挥1+1>2的功能。各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科“讲师”“助教”“教授”的作用,努力推进学友制,不断提升每个学生的自我学习力。

(三)管理创新,提升教育教学品位

1.从“常规教研”到“教研督导”

在“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三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进行,变“常规教研”为“教研督导”。各学科教研组采用专项督导的方式进行(聚焦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学期研究专题,进行研讨、调研、分析、反馈、再研讨......),将专题研究与专项调研结合起来,以研促教,以督促学。原则上每个学科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专项调研。本学期的成长节,将以专题研究为导向,引导教师发挥团队的协作力与个人的独创力。

2.从“常态听课”到“课堂诊断”

一方面将行政推门听课与教师预约听课结合起来,将课堂评价与课堂诊断结合起来,借助课堂观察技术手段,每学期每位教师自主申请一次课堂观察诊断,就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有效提升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每周用手机或摄像机自录一节课,每月至少写一个关于自我课堂的诊断,通过“课堂镜子”推进自我反思与自我重建。

3.从“课程基地”到“基地课程”

在课程基地硬件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重视课程基地软件的升级。着力构建较为完善的基地课程群组。

全力开发儿童地球村体验中心课程(农场、机场、医院、超市、车站、西餐厅等),逐步形成各主题活动室的专用课程纲要与操作指南,每个班级每月开设1次西餐课程。同时积极开发男生课堂、女生课堂、比特实验室课程(增加木工、家政、3d打印等),为不同性别的儿童设计课程,不断丰富课程的选择性。

在语言文化课程基地的研究方面,现有两大语言校本必修课程《语言与口才》《生活英语》已经全面进入课程计划,配备有相应的课时。同时在选修课程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语言类课程。在选修课的开设中,要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升。并在课程开设中加大各室各厅各场馆的使用率。

4.从“质量评价”到“质量管理”
 
  从考试质量到质量评价,从结果评价到过程管理,凸显从质量评价到质量管理的变换。各大中心联合进行每月考核,以《师德考核方案》为主抓手,配合《教育、教学、科研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师德师能、态度实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关注考核的过程,而非仅仅关注考核的结果。积极引导教师参与特色教师的评选,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力争在省教海探航中有新的突破。

 

四、德育创新:卓越之本

“学生中心”改为“学习咨询部”,改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是全新的育人理念,我们要转变教师管理学生的理念,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陪伴者、指导者、引领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学会共同生活。我们将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平台,以自治管理为抓手,以特色德育课程为方式,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健康向善个性心理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 以机构改革提升管理核心力量

基于学校的发展愿景——学校中的儿童地球村,强调儿童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本学期学校成立清英地球村自治委员会,委员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49名,委员会下设8个管理社,每个社设社长1名,副社长49名。每个教室共同体都要组建教室自治委员会,教室自治委员会设会长1名,社长8名。教室自治委员会干部由全班同学在对8个管理社职责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自主申报,通过教室公开竞聘产生。清英地球村自治委员会干部的聘任将参照美国总统、议员的选举办法进行。地球村自治委员会下设的8个社各配备顾问教师1名,全体教师在829日前根据自身的特长申报“顾问教师”一职,自治委员会将择优录用,成立清英自治委员会顾问教师团。

自治委员会

 

 


 

文本框: 行为监督社文本框: 创业体验社文本框: 体育生活社文本框: 艺术生活社文本框: 科学生活社文本框: 学友合作社文本框: 国际生活社文本框: 安全生活社 

 

 

 

 


 1.安全生活社:主要负责学校一切安全活动的预案以及宣讲。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宣讲,如水电、消防、交通等方面;开展活动中,进行安全预案设计以及指挥,如逃生演练等。此外,在宿舍区内确保让学生了解更多住宿区域的安全生活知识。

2.行为监督社:值日岗位开放制,每周一个班级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常规检查,严格执行日制度,学习咨询部督促值日教师和值日学生认真履行职责,及时通报值日情况。升旗仪式等集会中,监督社负责监督学生各项行为规范,确保集会有序、文明进行。

3. 创业体验社:在阿福童体验中心(邮局、银行、加油站、机场、车站等)通过建构系列化的课程,模拟社会化的管理,指导职业化的选择,推动个性化的成长,促进创造性的提升,实现特色化的发展。

4.体育生活社:通过开展学生在校期间的系列阳光体锻活动,使学生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5.艺术生活社:定期开展每周一次的先声小广播、show me 舞台等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开展清英好声音、学生讲坛、民间艺术进课堂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展示美,陶冶学生艺术情操,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6.科学生活社:以阿福童农场为基地,成立白茶、绿茶、中草药、枇杷、柿子、瓜果蔬菜、无花果、孔雀饲养、家兔养殖、浅水养鱼10个研究所,探究气候、土壤、水质等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以观察日记、每日摄影等形式记录动植物生长的规律;以研究3D打印机,参与机器人、航模、航海项目,加入比特实验基地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勇于探索科学的奥秘,丰富科学的知识,勇攀科学的最高峰!

7.学友合作社:发挥中高年级传帮带的作用,实行儿童成长组团发展模式。安排宿舍区内具有较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学长走进新生宿舍内,与新学员一同生活,指导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个性化帮扶与指导,带动新生尽早适应清英的生活;实施中高年级与低年级班级之间的结对模式,学长参与学弟学妹的课余生活和课业学习,发挥学长的特长与爱心,在帮学弟学妹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享受给予的快乐。

8.国际生活社:建立模拟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会议;学习国际交往礼仪,了解各国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利用好身边的外教、外籍学生资源,尊重它国的风俗,学习它国的文化。

(二)以教室重建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1.机构重设,改变一人主管现状

教育事件的发生、教育细节的改变最终要在教室完成。所以,教室不是某一个人的战场,不是单个人的责任。我们要改变班主任一人主管教室的现状,组建由任课老师、学生、家长、生活老师形成的“教室共同体”,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共同体成员的组成:1)原班主任成为教室顾问团主任,在教室重建初期组织做好组织联络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2)任课教师和生活老师自动加入担任教师顾问团成员,真正融入教室,实现教育教学双赢;(3)家长:可以由家长自主申报、家委会成员推荐;(4)教室共同体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热心教育人士参与其中。

2.文化重建,引领教室共同发展

传统教室建筑设计、布置、文化创意存在同质化现象,年级、学段特征不明显。教室顾问团主任要带领成员共同商议、完善教室文化,包括教室图腾、教室课程、教室公约、班风班歌等等。

此外,教室文化是有层次的,从外到内依次为外显层——物质、行为文化,中间层——制度文化,内隐层——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引领班级发展:历史积淀根植师生心田,班级精神引领师生成长,班级目标成为师生的共同愿景。制度文化保障班级发展:制度在自我管理中升华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行为文化彰显班级品位:道德行为彰显细节,教学行为彰显常态,活动行为彰显特色。

3.改革评价,加强教室队伍建设

加强教室顾问团主任队伍建设。通过教室顾问团主任论坛、名家讲座等形式,推动教室顾问团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工作研讨,进一步提高教室顾问团主任工作的艺术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习咨询部将制定“教室顾问团月考核制度”,实行教室顾问团考核,评选“优秀教室顾问团”,加大对教室顾问团主任和成员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力度。

(三)以精品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新学期特色活动将主题更鲜明,活动更自主,内容更具时代性。本学期以外国文化节为主线,系统设计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本届外国文化节以“成长”为主题将书包节、读书节、成长节、艺术节等置入同主题核心词,形成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清英第二届外国文化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表达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让节日文化活动成为学生体验美德、提升能力的重要载体。

    书包节,启迪梦想。书包节中我们引领孩子们交融友谊,开启梦想。首先请高年级学长为一年级新生讲述书包的故事,将亲手制作的书包作为开学礼物赠送给新生。开设低年级绘制创意书包,中年级讲书包里的童话,高年级制作、研究书包等系列书包课程,完善书包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开学第一周,让每个孩子写下新学期梦想,期末进行梦想大比拼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游戏中开启新学期期待。

读书节,书海泛舟。读书节活动将贯穿于整个学期,每天我们在晨诵、午读、暮省、睡前读中淋浴书海;每月我们将统计每位学生的阅读量,举行读书谈书会,评选阅读明星;每学期我们将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清英一站到底”擂台赛,评选阅读英雄、阅读联盟。我们将以制作亲子阅读集、开展亲子读书会,纵深推进亲子阅读活动;我们将在广泛听取各方建议的基础上改革对学生阅读的评价制度,让每个清英人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做个读书人。

艺术节,艺韵幽香。本届艺术节我们将开展艺术展演、艺术作品两类活动,通过清英好声音、舞林大会等活动,让孩子们用画笔、歌喉、舞蹈展示自我,挑战自我。通过声乐、舞蹈等形式展现学生的个性,鼓励孩子们用快乐的音符拨动琴弦,优美的舞姿奏响了成长的篇章,通过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作品的呈现,让孩子们用幸福的画笔、智慧的眼睛描绘生活,展现生活。

成长节,盘点成长。“在童年舞台上,人人都是主角”,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在“成长节”里我们将为每个孩子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展现自己的一面:一份最好的作业、一篇最好的作文、画出一幅喜欢的动漫、做一份最可口的饭菜、说说我的成长故事等等,这些都将成为“成长节”中孩子们的精彩点滴,让我们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每一步。

(四)              以资源开发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本学期学校组织机构新增社区共建部和家校合作部,共同打造家校教育模式。社区共建部将充分挖掘社区资源,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引进各类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与交流时空。家校合作部负责生活管理,同时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包括各类家长课程、家长义工、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等。注重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整体性育人体系,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1. 开发社区资源提供教育基地

不断开发社区教育基地,让学生通过各项实践体验美德、提升能力。我们将一如既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继续和社区联合开展实践活动,为清英开发更多的教育基地。我们将成立社区爱心基地、种植实践基地、高新技术学习基地、爱心义卖站等实践基地,以“服务社区,快乐自己”为宗旨,组织师生为社区服务,在锻炼中提升各项能力。同时将社区工作人员等请进清英校园,完善清英社区建设,走进清英教室,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社区知识。我们还将推行学生义工卡,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个清英学子都能成为讲奉献、敢担当的世界一等公民。

2.开设家长课堂拓宽教育视野

清英坚持无围墙的大教育观,致力于开放办学,本学期将进一步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家校互动的实效,形成合力促进发展。本学期将进一步推进“开讲啦”家长教师课堂,成立妈妈读书团、阳光爸爸运动团、爷爷种植团、奶奶手工团,让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兴趣、爱好的家长教师为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知识,更加开阔的视野,更为广阔的知识天地,而家长和老师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教育观念也及时得到更新,知识视野不断扩展,知识结构逐步完善。

 

五、国际教育:卓越之魂

(一)建构理念,形成国际教育共识

清英的发展愿景就是打造“学校中的儿童地球村”。我们的学校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儿童,是多国家、多民族的。不同的国籍、民族、个性与基础,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只有真正意义上为每一位学生设计课程,学校方能承担起让每一个儿童个性生长的教育使命。我们在致力于培养儿童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整个地球村和谐发展。

(二)课程创新,推进国际教育实施

我们认为:课程应该是学校办学的核心特色。课程体系的文化内涵通过每一个科目、每一个课时来落实。课程文化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彰显学生的主体性,设计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使课程成为学生的生命历程。我们的目标是让精彩的课程成为学生选择清英、信任清英的理由。

1.ILP课程精品化。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成果,努力实现ILP课程的精品化。我们要梳理总结,突出特色,以国际教育观念为先导,以ILP内容体系为核心,以先进教育方法为关键,以中外优质师资队伍为灵魂和保障,通过营造精品课堂、打造精品教材、设计精品案例和建设精品师资团队等多种途径促进ILP课程向精品化迈进。让ILP课程与学校发展愿景、培养目标相契合,实现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和特色品牌的彰显。

2.英语教学特色化。我们在教材的使用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完成国家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全校推广使用英语原版教材,低年级使用《First Friends 》中高年级使用《Family And Friends》等国外原版教材,国外教材主要由中外英语教师联合使用,并且每学期末加强英语口语评测,规范学生英语发音,提高口语沟通能力,创造英语思维条件。同时自主编写《Live Together》作为ELE外教教材,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

3.国际理解多样化。作为常州市首批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我校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构建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体系的行动研究》于2013年年底成功立项,20143月隆重开题,常州市教育局充分认可清英的国际理解教育,多次在会议上重点表扬。暑假期间,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对我校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料进行整理、扩充,汇编了校本教材,本学期将在四、五年级开设课程,进行专题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国际知识,培养国际交流能力、全球视野。

(三)品牌推进,彰显国际教育特色

以全课程、全文化、全体验的理念设计第二届外国文化节,将贯穿整个学期的外国文化节建构为活动课程群组,从课程角度整体建构,通过全学科推进、全成员体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与意义。本届外国文化节将以魅力德国之旅为主题,通过国度大游览、汽车故事荟、名人智慧堂、德国音乐秀、美食总动员、亲子世界杯、节日大联欢、深度寻游记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德国、了解德国。从悠久历史到风土人情,从传统美食再到特色名胜……全方位解析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同时,闭幕式将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将德国元素通过歌、舞、器乐演奏、戏剧表演等各种舞台表演形式呈现给全校师生及家长,让师生和家长在参演和观演的过程中进一步交流、体验、感知德国的文化和艺术。

(四)管理优化,完善国际教育体系

1.全面推进学校国际教育。遵循国际理解教育办学思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国际教育资源,依托不断发展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发挥我校自身资源和特色优势。建立健全国内外友好学校的交流机制,形成国外友好学校群组,建立外国语学校联盟。国际交流部全面推进我校国际理解教育,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角度,打造国际教育的特色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国际教育体系。

2. 实施ILP部独立管理。本学期ILP部实施独立管理,一方面要密切联合ILP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建立较为完善的ILP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档案,做好学生的课程管理、考核和评价工作。另一方面以更为国际、多元、个性的视角建构和管理范式,推进国际教育的课程实施和课程变革,形成ILP部较为明显的国际教育特色。

六、资源开发:卓越之根

(一)关注师生需求,创生服务内涵

1.优化寄宿环境

为进一步提升寄宿环境,为寄宿孩子提供更优质的寄宿生活,学校在高新区支持下建设新的浴室,推进新浴室建设工程。新浴室9月开始建设,明年2月完成土建,5月底交付使用,新浴室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寄宿条件。

2.开发服务资源

服务资源部将积极合力社会资源,努力提升校园生活,给师生一个高雅、舒心、优美的生活、学习氛围。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借力高新区进一步完善浴室、改善各类活动场所、完成低碳节能改造等,积极和社会优秀企业如龙城精锻等合作,设立各类表彰基金,为优秀师生发展提供保障。

3.关注幸福服务

进一步完善“幸福钟点工”体系,为师生营造舒心、放心的服务环境,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幸福家政”等三大公司的服务理念,为每一位清英师生提供优质后勤保障,接触清英人的后顾之忧。工会九大民间俱乐部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为老师创设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4.打造阿福童课程

服务孩子能力发展,继续实行“阿福童超市”、“清英影吧”、“星巴克”等经营场所的承包制,推行公开招标、阳光承包、定期考核,让清英的学生体验未来生活,真正成为学校这个地球村的管理者、参观者、实施者,成为清英这个模拟社会的主体、主人。不断完善原有的阿福童实践场所,进一步开拓孩子们喜欢的新角色,完善和丰富未来生活的生活能力。进一步推进阿福童月集市、阿福童跳蚤市场等,增强孩子们的财商能力。

5.打造平安校园

狠抓安全主题,落实有效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食堂和食品卫生使用管理;(2)学校各种电教设施设备和电路的管理;(3)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使用;(4)学校门卫的管理;(5)大型疾病的防控安全;(6)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7)抓好重大节日和假期的安全工作。

6.强化预案制度

针对各类大型疾病、突发性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以自然灾害、食物中毒、重大疫情等为设想条件的安全工作预设,认真制定或完善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每月组织师生进行综合性的减灾避灾演练、突发性防控演练,达到“应急不乱、处置有序、损失归零”的安全目标。

(二)开拓团队资源、延伸服务时空

1.实施团队考核

实施团队式考核办法,对生活、食堂、保洁、安保、服务五大部门进行单元式月考核,通过每月一次的后勤人员学习和培训会议,加强对员工进行清英文化教育、服务思想教育,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以团队评价为单元、个人考核为基础,推动团队服务的优质化,从而为清英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形成团队合力

关注团队服务理念,从思想上形成“服务是后勤工作本质”,明确“后勤必须先行”的工作作风。做到既要明确职责,又要奉献精神;既要岗位分工,又要统筹兼顾,做到分工不分家,使资源服务部真正打造出一支为清英人贴心、暖心、温馨的服务队伍。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培养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每一位服务成员要多思考、多学习、多听反映、多听意见、多入一线,工作上要求形成“一小时答复、二小时急修、二十四小时解决”制的泼辣工作作风。

(三)创新服务途径,提升服务品质

1.探索模式,科学服务。

1)打造一支全员参与、全体行动、全面服务的后勤资源团,让每一位清英人都成为为他人服务的后勤人,淡化站位意识、增强服务意识。

2)塑造寄宿文化,在实行学长制的基础上,本学期进一步推进寄宿学长制,打造清英寄宿文化,通过评比制、竞赛制、合作制,提升寄宿管理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建立寄宿班级“生活导师制”、“妈妈咨询团”,加强对寄宿班级和学生的全程管理;培植寄宿文化、寄宿善品等,塑造学生的“舍德”。

3)科学规划、合理运作,以清英小农场为基地,培植学生未来生活的能力。

2.塑造平台,多元服务。

1)后勤资源部要集思造血,更要当好家。将通过“节约周”等主题获得设计培养学生的“节德”,要将节约意识纳入清英和善文化体系。

2)借力各类家长社团,积极运作社会资源,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孩子们发展。借力社区合作部开发“舌尖上的清英”课程,借助巧手妈妈们一起探索寄宿部“睡前30分”阅读课,整合学长资源加大“我们是一家”的新的寄宿管理生活探究,让奶奶们加入“我的奶奶最美味”社团,开辟中西餐课程。

3)发挥家委会功效,丰富服务平台。让更多的家长们参与孩子们寄宿、学习、生活,开放学校图书馆、男女生课堂等,探索家长进校一日活动,丰富家长课堂、家长老师的内涵。

 

让我们每一个清英人在马到成功的2014年寻找一个适合的支点,得到最大的发展;寻找一扇适合的,视野变得更为高远;相信人性的美好,体验集体的力量,始终有一颗舒展的心灵和一份阳光的心态,因为前方有一片最美的彩虹等着我们去采撷与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