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名师工作室 > E学习工作室 > 研究成果

尝试“E学习”,助力“乐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任韧  发布时间:2014-04-03  浏览次数:

尝试“E学习”,助力“乐成长”

——“E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以网络通讯技术和云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社会众多领域中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基于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学习新课题应运而生。作为基础教育实施者,我们如何面对云计算 、云服务浪潮所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风起云涌的网络新技术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如何能够为上万个不同生命成长长效地服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2年,笔者所在的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从一个班做起,尝试进行了“E学习”实验,收获了一些经验与思考。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完备的“E学习”环境。

我们期待的理想课堂可以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起,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上网登陆教学平台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界面上显示的学生虚拟头像的变色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到了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在标明题目难度级别的题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做好后点击提交,系统自动批改并反馈学生正确率,教师不用走到学生身边即能掌握答题情况,并及时提供个别化指导

而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首要条件便是完备的“E学习环境”。

1. 完善的硬件配置。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质条件是进行一项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我们所做的就是选定一个E学习专用教室,可供50人同时上课和60人同时听课;新置了40台DELL笔记本,14寸触摸屏带手写,阅读书写都解决;在该教室里架构了强大的无线网络,实现班级有线和无线全网覆盖的E学习网络需求。此外,一些常的媒体,投影、白板等也都不可少。

这其中,大部分硬件都是确定且相近的,而学生学习终端的选择最为多样,而且功能各异。湖小的星河国际校区在投入实验时,就配备的是三星10寸平板。这两种终端除了物理特性上的不同,最大区别在于使用的系统不同。笔记本使用的是WINDOWS,三星平板使用的是安卓。不过,无论是哪种终端,都各有优缺点。我们选择的时候考虑三大点:学生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功能实用性。

2. 软件的合理选择。

硬件添置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的另一大因素是软件。

一方面,我们需要立足自身学会选择。目前社会上的很多技术公司把目光放到了教育领域的广阔前景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精力,设计出了各种精美、巧妙、功能众多的软件,很多都在市场推广阶段。我们可以从需要的学科和实验的年级去寻找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软件。比如,小学数学的课外学习与当堂测验,“一起学习乐园”软件非常受学生欢迎;比如,小学英语,“敏特英语”的学习资料相当丰富,而且在线朗读指导非常到位,适合一对一个性化学习;再比如,小学语文,明博教育的 “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同步课堂教学,操作简便,节省备课时间。这些软件嵌入丰富、实用、有序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解释并运用更多复杂的信息,这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从而实现数字化教学常态应用。

另一方面,软件公司立足商业,对教学的思考肯定比不上一线的教师。作为学校层面,应当鼓励教师大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与软件开发能力,最好能够开发出有适合本校学生、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软件。

3.平台的整体构建。

一台台独立的电脑,一个个相对封闭的软件,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对教学的掌握,那么这些学习都不能够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不同的终端采用了不同的平台。刘海粟小学校区因为使用笔记本,所以延用极域教室进行统管;而星河国际校区则用天士博“云极塾”智动课堂平台。这些平台可以把单独的教学硬件、软件与学习个体有效地融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整体。

另外,学校还依托目前正全面进行中的“先学后教”课程改革,全力打造“课前先学——课中导学——课后自学”的E学习模式,将正在进行中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与E学习项目实验相结合,建立该模式下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二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与学生共赴一个增值的“E学习”课堂。

    无论进行课程改革,还是进行“E学习”实验,我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最恰当的途径,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从而真正地去实现课堂教学的增值。而在E学习的课堂上,信息技术为“教”和“学”提供了更多、更新、更全的手段。

1. 网络前测,目标重构,实行以学定教。

了解学情,是备好课的前提。但是,传统的备课当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材、关注的是难点重点如何去突破,很少考虑到学生真正想要什么?想通过学习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备课,虽说我们努力地去把握学生学习起点,但还是从教师的教出发,力求去让孩子主动一点。

基于些,我们学校进行了“先学后教”的课程改革,校园网上专门设立“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平台,一人一个帐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入其中根据先学卡进行“课前前学”。其中最后一栏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设定,我最想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东西。然后老师即可以利用平台程序,电脑检索并数据汇总,即使是一个新老师,也可以从汇总数据中清楚地前测到学生的已有学习水平与学生自定目标,然后结合教师用书,从宏观层面和班级特质来调整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度。

例如:《年月日》一课,教材既定知识目标为:“知道年月日是时间单位,知道一年中的大月、小月;会区别平年和闰年,知道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了解平年、闰年全年天数的计算”等四条。而我们通过网络前测,了解到全班52个学生,所有学生都想通过学习学会“区别平年和闰年,学会计算平年和闰年的全年天数的计算。”那么这一点就成为课堂教学重点,必须在课堂上浓墨重彩;而只有两个学生在目标填写中输入“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那么这一点就可以轻微写意。

“以学定教”是当下教学改革的一大理念,更是现代教学的一大法则。我们正在为如何把握学生的最佳学习起点的时候,E学习的强大功能帮我们很好地克服了这个问题。

2. 团队重组,突破空间,完善合作学习。

学习,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共同体的打造,在近年来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被提到重要地位。一般课堂中,我们总是因地制宜,将前后左右的4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分配好任务,实现人人有事做,个个可交流。

但是,这种学习团队的组合也有着自己的局限,比如,人数固定为4人,交流的意见相对单一;以座位为小组人员组合依据,并不是按照学生的组合意愿进行合作学习;位置固定,交流范围若要扩大,只能够全班统一。

而E学习的网络功能则完全突破了这一点,E课堂中的交流,可以是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是同一个教室中不同组学生的交流,也可以是不同教室中学生的互动。利用网络组建起来的学习共同体,更灵活,更方便,更快捷。

例如,在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之时,在了解了莫高窟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后,就可以组建几个专门研究莫高窟不同方面的“临时学习群”——壁画研究群、塑像研究群、其他研究群。每个群都是现场加入,是这一节课的学习共同体。大家通过对同一主题内容的研究、讨论达到更深入、更透彻。

同样,这样的群组不仅可以建立在E学习的课堂里,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存在于教育云端。这无疑是为传统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打上了补丁”“补上了漏洞”“成功升级”。

3. 自主选择,分层教学,实现个性学习。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具有无限潜能的、具有差异与特长的人。每个学生的起点不一、思维表征不一,当然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会有不同的学习进程。因此,以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个性化学习的设想,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践。而E学习则可以给学生以更多选择,更深入地推动了个性学习。      

比如,英语课上,同样是学习B板块单词和C板块对话,但由于学生的积累不同和口语水平不一,他们的学习上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尤其是语音语调方面,更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之处。如果在E课堂中,我们借助敏特英语等在线软件,就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自由选择个性化指导,引读、纠正、对话、给读音打分等等,都可以非常尽责地帮助每个学生读到准为止。

再比如,我们也可以在校本自主学习网站上布置“个性化学习内容”,分三级,一级为基础知识,二级为挑战习题,三级为选做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完成哪一级学习。这样,我们就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大挑战,为学有困难的学生降低难度,实现认识过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成功。

4. 当堂练习,即时反馈,提高教学效能。

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线教师用来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我们往往在学生练习时就会走到学生中间,发现问题再针对难点进行补充教学或者强化指导。但是,我们往往也只能用部分数据来代替全部情况,因为要在短时间内检阅完学生的练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先进的信息技术就可以达到这一点。

无论是天士博的云技塾平台,还是湖小的自主学习平台;无论是“一起学习乐园”,还是智动课堂,都拥有一种即时组卷、自动批改的功能。课前,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先学情况设计练习,在学生自主练习后,点击提交,E学习系统便会自动批改,教师以自己的身份进入平台,便可以看到这些习题会按照错误率的降序排列,错的最多的排在第一个,依次类推。老师便可以根据最真实的数据来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这之后,还可以针对错题进行系统进行类似题型进行模拟再组卷,对后继教学进行跟进了解,逐步化解教学难点与重点,做到问题当场解决,提升教学效能。

三、与学生共绘一个美好的“E学习”前景。

    在E学习的实验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体会到了E学习给传统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都对E学习的美好美景充满信心。

1. 多维空间任君“自由穿越”。

   “网络时代,一切距离都不是距离”。基于云教育理念而架构的学习平台,以网络为途径,彻底打破了教室的墙壁,跨越了学校的围墙。巨大的开放性,给孩子更宽、更高、更深的多维空间,使学生的学习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克服了空间的阻隔。

未来的E学习,将有政府提供的资源库,有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料,有软件公司提供的互动软件。学生将可以在这样丰富奇异的世界里进行课前先学,老师们可以带着学生在课中导学,学习过后又可以进行自主拓展。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升跨越式学习。

网上网下,课中课外,班级班外,校内家庭,甚至公共有网络的场所,学生只需要凭借独一的用户认证,就可以进入E学习的神秘世界。他们在时间的穿越中,增加了学习的厚度;他们在空间的穿越中,拓宽了学习宽度。他们随着E学习上天入地,穿古访今,凭着对学习无限的兴趣与热情,一往无前。

2. 海量信息给力“自由成长”。

生命必须承认有差异。教育的天职在于让每个生命都成长,但不要一样成长、不要成长为同一个规模、同一个型号。教育的理想境界是严格而自由。在E学习领域里,茫茫网络海洋,为具有不同学习特质的学生提供了无限多的学习资源;教育云服务的巨大存储空间,足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果把E学习的教室比作是肥沃的土壤,那么学生就是其中自取其乐、自由成长的独特花朵。

当然,在大量信息面前,我们也在思考。教师面对互联网良莠不齐的资源,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生面对如浪潮扑面而来的资源,如何处理信息,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如何进行自我构建?最重要的事就是能够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无意识学习,融入到E学习中,并无意识将这种学习劲头不断地扩大,不断地主动汲取知识的力量,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实现自己最需要的成长。

3. 更多机会促进“自由创造”。

E学习成了“没有墙壁的教室”,成了“无需申请的舞台”,凭借网络和学校自建资源库,成为学生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场所。它除了给教学提供大量素材,除了给学生提供大量学习的资源外,更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一展才华。

学习不但是一种知识的传承,更是一种智慧的创造。无论是文化学习、艺术熏陶还是综合实践,我们都有义务让每个孩子有自己最好的作品,而E学习一人一帐号,就是让孩子们“有自己的地方、用自己的软件,设计自己的作品”。

由陌生到熟悉,学生们面对着智能、便捷的E学习,将越来越适应这种信息化学习,学生乐于学习、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得到培养,更多创意将涌现。课堂无边,发展无限。

美国联邦教育部曾在《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明确指出:“数字化学习:让所有的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E学习,以其无限魅力向我们走来,前景美好且势不可挡。立足当下,举目未来,我们在E学习上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期待着E学习更进一步走进学生,给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