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名师工作室 > E学习工作室 > 学习资料

上级文件学习:武进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任韧  发布时间:2014-04-03  浏览次数:

武进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

为加快武进区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全区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国家及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及《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等的有关内容,现结合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特制定《武进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和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核心,把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全民信息素养作为根本,把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和优质数字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把改革教学模式和创新学习方式作为核心,把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作为保障,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借助信息化实现教育城乡一体化。

二、基本原则

1.面向未来、育人为本。按照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要求,适应未来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所需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设施建设、内容设置与运行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特点和育人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广大学生平等、有效、健康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促进全面发展。

2.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武进教育实际,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针对各类学校的不同层次、类型和规模,分别制定信息化建设要求,鼓励先行先试,重点在创新应用方面形成特色。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等方式,加快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

3.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紧贴师生现实需要,以用促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习手段多样化等领域得到广泛深入应用。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统筹整合现有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鼓励原创性资源开发,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激励机制,实现全区各类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各类教育有序衔接、协调发展。

4.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特别是在教育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管理、教师研修等方面的融合,促进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改革创新相互影响促进。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创新,形成教育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

三、发展目标

根据教育部部署的“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所有学校实现满足需要的宽带接入,课堂教学可便捷享有优质网络资源,全面建成标准统一、业务整合、数据共享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及评价体系,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融合发展,师生信息化素养显著增强,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均衡发展、优质发展、专业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信息化新格局。

环境建设领先均衡。加快进行教育城域网核心设备及出口带宽升级,提升教育云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改善网络监控及安全手段,落实网络信息安全制度,构建系统稳定、数据安全、泛在开放、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逐步提升学校信息化装备水平,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

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形成体系较完整、整体质量较高、覆盖面较全、内容较丰富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服务体系,建立开放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共建与共享的保障机制,提高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支撑能力。

服务平台先进高效。优化“武进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与电信运营商等公有云服务系统的对接融合,为师生及公众提供各类教育资源、终身学习和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效应用,构建随时随地、人人可用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学习环境,建成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面向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全面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教学能力的提升。优化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的能力。

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进一步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的职责,基本形成教育信息化领导和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形成教育信息化评价制度,将加强信息化建设列入乡镇和学校的督导考核内容。建立完善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维机制。

四、建设任务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推进,必须协调好区校两级之间的关系,才能避免多头建设和重复投入,切实保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经费投入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因此从全区统筹建设的角度出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区域推进,特色发展”的总体策略,对区、校两级的建设任务和重点作如下说明。

(一)区域层面: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和完善武进教育城域网基础网络环境建设,增加网络出口带宽,提高网络访问速度。在教育城域网内配置网络安全、网络监控等重点设备和软件,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升级教育网络信息中心设施设备,逐步建成集数据存储、数据中转、数据运算、网络管理、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武进教育云数据中心,为教育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支持。利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为学校提供虚拟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空间等云服务,降低学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提升区域信息化建设的集约效益。

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沟通与合作,统筹和规范学校宽带网络的接入方式,构建安全、可控、高速的教育城域网络体系。

2、加快软件平台与资源建设

在国家及省、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建设区域一级的教育管理和应用系统,提供给学校和师生使用。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我区的实际,将统一开发和部署相应的应用系统和服务平台,逐步完成武进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让全区所有师生只使用一个账号,经过一次认证后就可以在区域甚至学校的多个信息化应用系统间进行漫游访问,即实现一站式登录。

教育协同办公系统:以教育电子政务应用建议为主,规范业务,优化流程,实现覆盖教育行政部门和所有学校的网上协同办公和公文流转,提高行政效率,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网站集群系统。以“武进教育信息网”的建设和应用为载体,将学校网站建设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中,学校只需关注网站内容的建设和特色的呈现,网站安全与技术支持都由区域统一管理,大大降低了学校网站建设的技术难度,提高了网站建设的效率和水平,也将更好地实现学校网站与区域门户网站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

数字化教学系统。与软件供应商合作,将电子教材、学科教学资源和授课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方便教师获取资源和开展教学活动,满足课堂多媒体教学的需要,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以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目标,为学校、教师、学生搭建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和交流互动的平台。资源建设以公共数字图书、电子期刊、视频教学资源、课件等为基础,不断充实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科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专题教育、教师培训等资源,并努力实现与本地教育教学实际的融合;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建立资源的优选淘汰和自生长机制,促进资源平台中优质资源的生成;完善共建共享的技术模型和建设机制,创设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共建共赢和良性成长的新局面。

教师网络培训学习平台。利用在线培训学习平台,构建教师网络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学习活动,促进教师网络培训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引进技术较为成熟的,功能较为完善的,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于一体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区域进行统一部署后,提供给开展数字校园建设试点的学校使用,促进学校在信息化管理和教学方面的尝试与研究。

市民网上在线学习系统。利用常州开放大学网上学习平台,建设武进社区居民数码学习港平台,整合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保证全区广大社区居民能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学习,并尝试进行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的学分累计与转换,以及学习成果的认定。

通过以上平台和资源的建设,为全区学校、师生乃至社会人群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涵盖管理、教学和学习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特别区域的统一建设和部署,使学校只需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平台和应用系统,就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加以应用,大大降低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成本和技术难度,也为信息化系统在更多学校的广泛应用提供可能,真正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3、开展信息化项目实验

信息化实验学校建设。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总体目标,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在已经确定的首批实验学校的基础上,每年再确定若干所学校参与实验,通过区校协同投入、合作共建的模式,促进项目学校在信息化环境建设和涉及管理、教学、学习、实验、文化、家校等智慧系统建设方面开展尝试和研究,逐步实现学校移动办公、智能管理、智慧教学和泛在学习,并将实验取得的经验和成果逐步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推广与应用。

区域云直播课堂建设。以促进教育均衡和网络教研为目的,在全区内物色和优选一批项目学校,由教育局统一为相应学校建设配备云录播终端设备,或利用学校已经建成的录播教室,构建武进教育网上直播课堂。项目学校每周至少需提供二节与教学进度同步的课进行网上直播教学,局每周统一排定直播课表网上发布,届时全区所学校师生都可实时收看直播课堂的视频,听课教师可以进行实时评价,也可有教研组织进行网络教研;学生也可以通过直播课堂进行同步学习。

数字化学习推进工程。以区域协同为主,鼓励和引导区内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结成联盟,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和研究基于智能终端、无线网络、3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虚拟课堂、电子书包和移动学习等现代信息化学习方式。以区为单位统一建设数字化学习管理与应用平台,尽量包容不同的技术平台,为一线教师提供融合备授课和导学评价的信息化工具,促进新媒体、新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教学的开展和应用模式研究。

4、组织培训提升能力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专家讲座、培训研讨等活动,切实转变和提升局及学校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了解和掌握信息化环境下学校管理以及教与学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增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信息化骨干教师,提升他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的能力,以及进行信息资源开发、课程建设与指导的能力,努力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起到示范、引领和推动的作用。

广泛开展网络研修、校本培训、学科教研、观摩评比等活动,逐步促进教师形成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的习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

5、健全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

本着“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合作共建,利益分享”的原则,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资源、有资质的企业参与到武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来。在用足用好武进教育现有资源与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应用的实际需求,采取合作建设、购买资源和服务外包等多种形式,来不断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承载能力。利用社会资源,尝试在学校信息化设备建设、网络维护以及软件服务等方面,采取企业提供,学校租赁和信息化日常运费管理服务外包等形式,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和服务的社会化。

根据全区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学校实际,以乡镇投入为主,区级配套奖励为辅,建立区镇两级的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投入。建立和健全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淘汰更新机制,如学校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及投影机等以6年为最低使用年限,到期可统一进行淘汰和更新,对于维护管理好、设施设备能超期服役的学校,区级给予奖励,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经费投入的效益

采用企业先行免费安装,学校按年租用,区级考核奖励的形式,创新信息化应用的推进模式。由教育局组织企业提供信息化软件平台,学校先期根据需求购买应用服务,教育局设立信息化应用专项经费,每年组织对学校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依此给予奖励。本着“用得好,奖得多;用得差,奖得少”的原则,充分调动学校开展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激发企业优化服务的主动性,真正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

(二)学校层面

1、完善数字化校园基础环境建设。

改造和升级学校校园网络系统,至少实现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有线网络覆盖所有教育教学场所,无线网络在中小学能实现办公区域和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公共活动场所的覆盖,职业学校能实现校园全覆盖。加强学校网络中心建设,学校网络出口带宽和核心交换机性能满足学校日常应用的需求,配备网络安全设备或软件系统,能实现师生上网的实名认证和网络访问日志的记录;至少配备2台服务器,为学校信息化管理与应用系统的部署提供支持,对于服务器有更多需求的学校,提倡使用教育云数据中心虚拟服务器。

逐步添置和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师生用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努力使学校100%的教室装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班班通。在学校计算机终端配置方面,师机比达1:1;生机小学达10:1,初中达8:1,高中达6:1。

2、开展信息化应用和资源建设。

学校一方面要立足于用好上级部门提供的各类应用平台和资源,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积极应用,提高师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另一方面,要组织师生参与各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特别是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将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学科课程资源、学生学习资源、专题教育资源等进行上传和分享,促进本地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和丰富,最大程度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第三,所有学校均应深化校园网站的建设与应用,推动教育宣传和信息公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学校办学的社会影响力。

3、进行信息化项目尝试与研究。

学校可校情、师情、生情的实际,开展各种层次、形式多样的学校信息化项目实验,努力形成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配备智能终端的数字化学习教室、能实现课堂教学实时录制和在线直播的智能录播教室、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和研究的数字化实验室、进行微课程开发建设的制作室以及校园数字电视台、学校信息发布系统等的建设,并积极开展应用实践,在提高使用效益的同时,提升师生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另外,各学段学校也可有重点地开展其他一些信息化项目的尝试与研究,如:

(1)幼儿园

可根据幼儿园课程体系的特点,组织教师开展园本资源的建设,努力形成系列的课程资源,并在应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依托学校网站平台等,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家•园”互动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搭建家园共育桥梁,形成家园彼此协作、共同配合的教育力量,保障学龄前儿童教养目标的有效实施。

(2)小学和初中

进行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的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在线组题、组卷和测试、评价等功能,并能对学生学习状态与结果进行实时记录,支持进行学生间、班级间、教师间的多维评价,生成学习评价报告。

建设教师备课教研协同系统,支持教师进行在线备课和开展网络教研,系统与资源平台挂接,可方便获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能实现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协同编写教学设计;网络在线交流功能可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开展教学研究和互动交流。

利用校园网站平台或单独的系统,开展家校互通系统建设与应用,方便家长了解学校通知公告、作业布置、作业提交以及学生在校表现信息等,并支持家长和教师间互动交流,有效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

(3)高中

借助标准化考点建成的监控平台,在进行一定的技术改造后,形成学校教学评估系统,并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时直播和录制,促进学校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教学评价、课堂诊断、网络教研等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为学校优质视频教学资源的生成奠定基础。

建设网络阅卷系统,提高阅卷效率,并借助阅卷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点情况进行综合反馈,为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提供帮助;同时加强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学生学业情况的跟踪与诊断,学科试卷质量和教师教育效果的分析反馈,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培养提供参考。

根据学校校本选修课的实际,建设校本选课系统,支持学生网上选课和在线自主学习,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体系和丰富选修课的网络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各校可开展基于微课、微课程、慕课(MOOCs)、翻转课堂等的建设与应用实践,创新信息技术背景下教与学的模式,促进教育的变革,

六、保障机制

1、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领导和管理机构,局和各基层学校要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完善信息化管理和工作机制,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职责,切实履行规划、指导、协调等职能。建立教育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政策保障

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要求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纳入对乡镇和学校的政府教育督导和考评的内容。制定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价办法,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效益评估。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定期总结制度,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评选和表彰。

3、经费投入

切实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形成完善的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淘汰、更新机制,通过建立区镇两级的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将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列入预算,来保障对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投入。

4、队伍建设

信息化应用和服务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人力资源保障,一方面要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来提升学校一把手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同时要不断提升学校其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和评价能力;对于广大教师,要立足校本培训,逐步提升其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还有要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5、合作共建

加强与信息技术企业、电信运营商等之间的合作,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教育与企业、厂商之间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平台、资源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