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名师工作室 > 毛毛虫绘本工作坊 > 学习资料

六强选手谈阅读|陈秀娟:游牧在“阅读教学”的世界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严春霞  发布时间:2019-11-27  浏览次数:

这里是六强选手谈阅读的第四期

本期由陈秀娟老师为我们带来分享


陈老师在与我们分享她的教学经验时

多次提到了“游牧”语文

语文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材

更要走进生活

走向更宽广的“大语文”的世界










陈秀娟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语文教师;

第二届“信谊杯”阅读课教学大赛六强选手。


阅读教学座右铭:

阅读教学的起点源于儿童,这个起点也应该是终点




陈秀娟老师从一开始的照葫芦画瓢
到现在在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了陈老师的转变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陈老师的阅读教学故事吧

游牧在“阅读教学”的世界

——一个语文老师的生活方式

文/陈秀娟

回想初为人师的我,曾激情澎湃地崇拜师父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迫切希望自己能成为像他们那样,知道如何去开授公开课,“孜孜不倦”地做一个学习者和倾听者。于是,我常常出现在省图书馆的阅览室,大量汲取名师的授课实录,用笔圈点勾画出精彩的教学环节,甚至是名师经典的话语,但许多东西未能得其精髓只是依葫芦画瓢,关注的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只是将某个精彩的教学环节复制粘贴到自己的课堂。因而常常将复杂的教学变成了简单的演绎,陷入一味地“教”的“胡乱”追随,将一些精彩的集锦杂糅拼凑“糊”成了一节节公开课。就这样,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始终不得要领,许多事即便参与了、实践了也未必懂得,蹉跎了不少岁月。

困顿中我选择放下包袱,乃至逃离,逃离“语文”的世界。每逢节假日与家人出游,从奇丽的新疆到辽阔的内蒙,从教科书里的城市——北京,到有故事的小城——丽江,从有美丽传说的香格里拉到静谧秀美的西塘,从著名的景点到不为人知的小镇。有时候,一旦用自己的脚步走开了,用眼睛看开了,才能使我们以前积淀下来的知识苏醒并存活下来……未曾想,一次次的经历,成了我的课堂中充满活力和内生力的教学元素。我的一张照片,一段游记,总能勾起孩子们无尽的兴致,看着课堂上孩子们圆睁发亮的双眼,那一刻,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思考:原来教学需要真正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一个个生命个体进行对话。霎时内心也有了一些明朗和顿悟:课堂要关注生态,课堂应充满生命气息。

叶圣陶在圈定“语文”这一学科名称时解释道,“语”就是说,“文”就是写。诚然如此,但现在想来,叶老的解读和定义,展现出的是“表达方法”的角度,是众多理解“语文”的角度之一。在我看来,语文是非常特殊的一扇窗,足以辐射整个人文社会,它可以将我们带往世界的各个角落和历史的每个深处,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灵魂思想,架设畅想未来的桥梁……逃离拘泥于课堂、教材的“小语文”,走向更宽广的“大语文”世界,走入社会、自然天地间,以世界为书本,以孩童周遭的日常生活为源泉……

除了出游,我还喜欢默默聆听老城深处若有似无的声息。我没有像莫言那样有个会讲故事的奶奶,但我生活在一个能给我讲故事的城市。拿着相机徘徊于上下杭、老仓山,当城市的喧嚣洗尽在这寻常巷陌间时,你会忽然发现人多么需要安静;当纵横的老电线和旧电表定格于胶片中,你会发现他们已俨然成为时间的经纬线,锁住人生的点点滴滴;当看到老作坊中的人,我明白了什么是执着、什么是守候。当我流连在那寻常巷陌间,当城市的喧嚣藏匿在石板罅隙间,当快节奏的转动回到古树缠绕的幽玄中,这些因为个人的游历而来的生命体验,丰富我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知,并且转化为我引领学生展开游牧的基础……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交流,最洒脱的超越。再走进课堂时,我更懂得张弛有度,更知晓知识不能等同于文化,更为认同: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给予孩子丰富真挚的人文情怀。

走出去了,静下来了,人自然会更多地“读进去”。我最初的阅读,时常是在疲于应付繁琐的教育教学事务之余的应需式阅读,那时的阅读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正如陈子善先生言,“只要学术体制和学术规范存在,专业阅读是必须的。但我更钟情于非专业的阅读,它可能会使我们更从容更放松地进入书的世界。”当阅读从专业的阅读到非专业阅读的扩展,迈出这一步,是对阅读生活化的一种追寻,是对阅读本色和本真的一种生命自觉和回归,真正去追求让阅读成为一种自己的生存方式。流布其间、充盈内外。闲来时我喜与女儿同行寻访那些淹没于街头巷尾小书店,“尚友书屋”“晓风书屋”“闽山书社”……走进布局精美的书店,欣赏精美的图书,观看各色购书、读书者,闻着图书散发出的墨香,阅读精美的文字,做一次心灵之旅。我们逛书店,随性而至,徜徉书海,流连忘返。书店中,周围都是看书、选书的人,相比在安静的家中,沏一杯浓茶,正襟危坐,抑或倒床而读,更易进入状态。有时候就是信手从书橱取书,漫无目的地翻看,也总有所获。因为,此刻阅读的意义已不仅是获取外界的信息,更在于思考人生,丰富内心。

“要想教好书,先做读书人。”“饱读诗书,不一定能当好老师,但是要做优秀的语文教师,非多读书不可。”这样的读书箴言成了我的一种信仰,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久而久之,除了书店,一些古旧书摊上也有了我的足迹,从原来的买书到现在的“淘书”。当我看到《古书之美》,我会和学生交流什么是书上有眉批:写在书页上方叫“批”,写在行间叫“校”,写在书前的叫“题记”,书后叫“跋语”,古人以专门的称呼各有专指,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于是,我们就会共同探讨彼此的习作,一起批注、校对,我们尝试着写题记、互相题跋语。在这样的尝试中,孩子们的语感随之浸润流畅。我们还共同读小说,屠格涅夫的《罗亭》、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高尔基的《母亲》……边阅读边探讨名家对人物外貌描写的细腻与写实,于是我们尝试着观察、着笔,从读到交流到写作,有时变得更加理通气顺……这些我与孩子们共同进行的阅读,既是“我”与“他”的合作阅读,也是“我”与“你”的平等关系的建立,由此带给我们的是在共同游牧中生成的“共生体验”……

渐渐,我开始反观课堂,很自然地去感染孩子们,努力把阅读本身变成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让他们沉浸其中。首先,是阅读时间的保证。这“逼迫”着作为教师的我,重新“整理”和分配课堂时间,同时用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教材,“因材施教”,让教材真正地为本班的孩子剪裁,将学生主体与读物课题贯串融通,实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链接,进而推动课内外阅读的弥合,从课文单篇的阅读到整本书的拓展,从《冬阳·童年·骆驼队》到《城南旧事》,从《刷子李》到《俗世奇人》……我还带着孩子们一道流连于坊巷间与建筑对语,记录城市的人文风情,如此,我开启游牧式阅读,带着孩子从一个阅读世界游牧到另一个世界:从整本书的阅读到作家作品的专题阅读的绵延,从纯输入式阅读到编写剧本、教育戏剧演出等创作的输出式表达,从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的穿梭转换……如此绵绵不断的游牧式阅读,让学生不断获得立体整合式的收获,这些收获的丰富来自于不同领域的阅读带来的不同视域、视角、眼光和内涵的生命体验,兼容了知识、情感、伦理、思维,从不同角度拓展了孩子的精神层面。

游牧也是“游玩”,玩出了心情,玩出了激情。平时,闲来作为业余的舞文弄墨,笔墨那流动的线条,将我的许多感触牵连。当我走进《张迁碑》的高古雄劲,《曹全碑》的隽逸守度,钟繇楷书的铁钩铜折,魏碑呈现的山石之力,《九成宫醴泉铭》的纤秾得体,课堂上的我,得以更自如地和我的学生交流“刚柔并济,笔笔入典”……在某种意义上,书法也是一种“写作”,这些由书法而来的写作体验,丰富了我对语文教学的认知,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守度”、“得体”,如何“刚柔并济”……这样的转换关联,使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大语文”,体验到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皆有语文,语文无处不在,游牧语文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如上各种视角、不同载体、诸多方式的游牧,营造了一种综合性的气场,促使教室里的阅读气场日渐丰富和强大,人慢慢地陶醉其间,陶醉于空气中那股幽幽扑鼻而来的气息,清幽,鲜活,沉凝。这使我对所谓“书香”有了全新的体验:书香来自于对历史、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等诸多无字之书的细致入微的阅读、体认及转化,来自于掩卷之后师生间朋友式的畅谈,那是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交融,是情与韵、思与悟的融汇。走在游牧之路中的我,也更加深信,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是最省力的教育。我由此深信:好的素质是通过游牧中创造的气场和氛围中熏陶出来的,这可能就是游牧语文独特、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

教师作为“读书人”和“教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我努力营造充满灵性的课堂,让自己的课堂“课有尽而意无穷”!因为游牧式阅读,课堂上我可信手拈来地旁征博引,游刃有余,初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有一些课在省市比赛中获奖,有一些课在各地观摩,有一些讲座在各地与老师们交流。作为“贪恋游牧”的语文老师,我很享受这样的经历,想起袁鹰先生的两句诗:“余年朝暮无他事,补读平生未见书。”我想这也是自己此后一直的追求吧!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不读书,不交友,不旅游,不听戏,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大的不务正业。”这句话说得很经典,如果我们用大量时间把我们的眼睛只盯着三本书——教材、教参、教辅,那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永远不可能看到三尺以外的地方。游牧既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游牧阅读,游离其间牧守耕耘,阅读”从此无处不在,弥漫渗透在天地自然人事之间……




接下来陈老师与我们分享了
在她的教学生涯中
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我的阅读教学故事

文/陈秀娟

立夏已过,而天气却依然如春天般反复。骤然而来的倾盆大雨,让这闷热的天来了个畅快淋漓。这次,我依然上《漫画箴言》。一个五年级的班,一帮素未谋面的孩子。课,按照预设的进程,慢慢地推进。我和孩子们由陌生渐渐变得融洽。我似乎嗅到了“润泽”的味道。就在教学渐入佳境时,发生了一件貌似不可思议的事。我习惯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发言,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有课堂存在感。轮到一位男同学,当我把话筒递向他时,头也没抬——确切地说他连眼皮都没抬——只觉得那声音极不情愿地附着在麦克风上甩出来的:“我不会!”   沉默。继续等待。“我肚子痛,我不想起来!” 瞬间,安静的会场里,空气仿佛凝固。前排传来一阵隐隐的笑声。以我的专业直觉判断,这一定是班级里的“特殊生”。四五百观众,霎时投来期待的目光。 “没事,老师尊重你的选择。”——这也许是一个可以让彼此都安全的台阶。但良心不容许我这样的敷衍。在那样的特殊时刻,并没有过多的念想,我本能地望着他始终未抬起的头,摸了摸,目光环视所有学生:“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陈老师的班上也有这样可能暂时需要我们更多关爱的同学。他需要我们更多的爱,更多的等待和帮助。此时一定会有人温暖地说声,没事,我来帮你。你们,可以吗?”    话音刚落,他身边的那位小帅哥——我清楚地记得他的脸,轮廓分明,浓密的眉毛下,眼里透着孩子独有的澄澈——伸过手,搀起始终没有抬起眼皮的孩子说:“我说一句,你跟一句吧!”    孩子在轻轻地跟着,我依然感觉他还是极不情愿。小小的浪花过后,课继续朝前推进。冥冥中,我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课临近尾声。我让孩子们在充分阅读几米《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一书后,试着模仿他的言语风格写几句箴言,并配上有意思的图。因为写的都是他们的心里话,一个个写得好不畅快!我巡视其间,看着孩子们投入地写,投入地画,好享受!有意识地,我来到刚才那个眼皮都没抬的孩子面前。他不仅写了几句话,而且配了一幅图!我悄悄地蹲下,看着他。终于,我和他的眼神对上了!乌黑的眸子里,淌着一丝欢悦。 “你画的是?”  “五毛,这个人,穿上西服就长大了。”  “五毛是谁?”  “是我!”  “那我等会儿第一个请你汇报,可以吗?”  “没问题!” 话语间透着爽朗。当孩子纷纷收笔的时候,我将话筒递给了他,他接过话筒:“五毛,遇见了贵族牛,他挑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衣服,多少钱?19元,给201元,穿上去很精神。五毛穿上西服就长大了!”  他就这样讲了一整段,讲了一长串。我没再说什么,只轻轻问了一句:“五毛,你只是穿上西服吗?”    “不!不……还有……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一阵沉默。“是等待吗?他点了点头。掌声!会场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毫不犹豫地,我和他来了个深深的拥抱……  他笑了!那一抹灿烂的笑,如同闪亮的光点,闪烁在我朦胧的泪眼中。

回来的路上,我一次次回味着那一幕,细细地回想着那段话——“五毛,遇见了贵族牛,他挑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衣服,多少钱?19元,给201元,穿上去很精神。五毛穿上西服就长大了!”揣摩着他为什么把自己叫“五毛”?“贵族牛”又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他认为穿上西服就长大了呢?这前前后后草灰蛇线的依稀还有很多情节,越想越让我激动不已。天哪,那简直就是一部完整的童话剧嘛,那段话仅仅是其中一个桥段!这是孩子怎样的现实生活被他折射到童话故事里呀!孩子的精神世界原来是如此丰富精彩,这或许也是几米漫画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吧。“多少钱?19元,给201元,”这一句特别朴实却又最精彩,多么童趣,多么神气活现!哪怕是从作文欣赏的角度看,没有这一句,前后也连贯,可这一句看似可有可无的对话,却最是点睛之笔。孩子把自己带入角色后的创作,何须老师指点!再一想,如果当时课堂上我回避那样不配合的他,焉有后来发生的一幕?或许他将继续把自己锁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了。教师一念之间,对孩子的影响差别是多大呀。反过来,没有当时对他的坚持守望,这堂课也许不会那样地让自己再三回味。

想到这些,我不禁陷入更多的思考…… 润泽课堂的真谛是什么?有时只不过需要我们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舒展身心,在这里探索一下,在那里好奇一下,不受“非儿童”的约束、训斥和心理威胁。课堂,需要耐心和等待。用这份耐心和等待,营造一种畅快的自在。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用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为师者,不要总是设计一个又一个让孩子撞头的硬邦邦的“门框”,而要为孩子们创设安全自由的精神空间,让每一个孩子在安全的课堂中获得“新生”!那位起初眼皮都不愿意抬的孩子,其实心里一直有一道“门框”——也许他怕自己的回答或朗读,引发同学的嘲笑和轻蔑。于是,他像一只蛹,把自己一层一层地裹起来,以免被伤。在这节课上,当老师和同学们,用耐心与等待,为他营造安全自由的氛围,终于,他把横亘在自己前面的“门框”拆除了。终于,破!茧!成!蝶!“门框”拆除,让自由进来,课堂,由此润泽、芬芳。润泽课堂,带给学生奇妙的心理体验;学生,也会在课堂上产生奇妙的变化。而关于变化之道,窃以为老子在《道德经》中的阐述最为精深而博大。《道德经》二十八章有言:“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后人多以国家治理的角度理解这段话,将“制”做政治制度之解。然而我觉得这未免狭隘了。老子此处阐述的变化之道,并无特指,完全适用于万事万物。政治制度也好,教育制度也罢,哪怕是课堂教学模式,只要涉及到机制,其中所蕴含的变化、转化的奥妙,即“道”,均在发挥不为人轻易感知的支配作用。长久以来,课堂上之所以有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大抵出于“荣辱”的妨碍。学生的发言,由于个性及当下思维的不同,会很在意自己的“荣辱感”。作为老师,营造课堂良好氛围的关键,在于贴近孩子的心理,用教师的大爱,为其“守辱”,以宽容与守望润泽其心灵。由此,才能真正打造臻于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即“常德乃足”。安全的课堂,让孩子畅所欲言,每个人真心、静心、潜心地与文本、与同伴、与老师之间倾听交融,如此也才能让课堂拥有最脉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潜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激发他们将内在最美的创造外化出个性展示或成果。大象无形,大制不割;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这,大概是润泽课堂的真谛吧。



 



陈秀娟老师的参赛书目是《小太阳》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独家分享,
陈秀娟《小太阳》的教学设计点,
让我们先睹为快!

设计课型: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

设计思路:以学教翻转的方式来推进整本书的阅读。先从儿童的生活经历入手,从自己来描述家的角度对比本书作者林良爷爷的写作,从中去探索作者写作的秘妙。课堂打造儿童倾听书本,倾听字里行间的秘密,倾听伙伴的环境,让课堂在倾听与对话的循环圈中推进。同时,合上书本不意味着阅读的终止,鼓励读写缝合让阅读延续,激发孩子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获有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