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校园工作室2018年工作计划
数智化校园工作室2018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智化校园的含义: 数智校园是指通过应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高校师生与校园资源之间的交互方式. 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数字校园模式.
数智化校园的特点: 一是智能化,即借助无线网络覆盖网络技术和物联技术搭建的数字化应用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个性化服务; 二是互动性,即将云班牌和魔法棒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 三是灵活性,即实现有线、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海量数据分层分类随时融入和共享共建,网络无处不在,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提供便捷的服务。
数智化化校园建设规划:数智化校园建设旨在将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应用支撑环境,将计算机网络引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校园生活各个领域。
二、组建数智化校园工作室
(一)人员组成
学科导师:史丰华、许新征
工作室成员:林骏科、眭青青、解元、田远飞、夏红
(二)明确工作室的主要职能
1、 确定工作目标。利用学校现有信息平台,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优秀团队,培养精英教师;扩大示范引领,提高教学质量;整理劳动成果,服务我县教育;提高成员专业素质,培养精英团队。
2、制定管理方案。 制定工作室领衔名师、指导教师和成员考核方案、星级学员评定标准等。
3、名师工作室导师和成员职责划分。安排专人负责对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培养培训优秀教师、开发整合教育优质资源、微型课题、档案整理、简报编辑等工作。
4、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本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三年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步骤。
5、在线研讨,群策群力(栏目设想:名师论坛、成长感悟、释疑解惑、教改前沿、成果共享等)。
6、构建科学信息教育教学资源库。
7、建立工作室QQ群、微信群、博客等交流平台。
三、工作室2018年教学、教研、活动安排表
序号 | 主题内容 | 时 间 | 地 点 | 主 持 |
1 | 开展信息义工培训工作 | 三月 | 共同体研究室1 | 史丰华 |
2 | 召开魔法棒使用技能提升会议 | 三月 | 共同体研究室1 | 许新征 |
3 | 开展信息送教下乡活动----中学 | 四月 | 科学组办公室 | 史丰华 |
4 | 培训“核心素养下的信息创新常态课教学交流学习” | 四月 | 科学组办公室 | 解元 |
5 | 学习后的教师交流活动、研讨 | 五月 | 科学组办公室 | 史丰华 |
6 | 开展信息送教下乡活动---小学 | 五月 | 科学组办公室 | 史丰华 |
7 | Vr课程引进研讨会 | 五月 | 共同体研究室1 | 史丰华 |
8 | 开展区内交流活动,与其他工作室进行研讨 | 九月 | 共同体研究室1 | 解元 |
9 | 开展信息微型课题集中研讨活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 十月 | 科学组办公室 | 许新征 |
10 | 练内功、提高技能、组织教师活动 | 三月、七月、十二月 | 科学组办公室 | 史丰华 |
11 | Vr课程计划制定 | 十一月 | 科学组办公室 | 史丰华 |
12 | 学期云班牌开发汇总 | 十二月 | 科学组办公室 | 史丰华 |
四、培养教师计划
本工作室将努力研究与探讨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带领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加有关信息化校园内的教育科研,不断充实和提高青年优秀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造就具有学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
(一)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制订规划。本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为成员制定专业发展的三年规划,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读书自学。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与系统学习学科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等读书活动,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
3.专题研究。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加工作室确定的科研课题,做好课题的计划与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领衔人定期跟踪课题实施进度,检查阶段性成果,汇编成员的课题研究成果。
4.参加培训。领衔人带领成员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相关比赛,承担各级学科的培训,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5.外出实践活动。创设条件,让工作室成员能够定期外出参观学习,更新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性实验。
6.联合教研活动。通过校际、其它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引导老师们不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重建,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并在相互切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五、课题研究方面
本工作室以各位导师的特色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针对中小学信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积极撰写有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科研报告。工作周期内至少完成一个县级以上的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并将成果以论文,专著、讲座、公开课、报告会、名师论坛、专题纪录片、现场指导、观摩考察等形式在全区域推广,以提高我校信息教学水平为根本目标。
六、工作室人员分工
2、工作室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 林骏科、田远飞、眭青青
培养培训优秀教师: 史丰华
优质课堂提升:许新征
活动组织管理:解元、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