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国际理解教育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国际理解教育 > 学习资料

文化理解视野下国际理解教育新使命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徐丹婷  发布时间:2019-12-22  浏览次数:

文化理解视野下国际理解教育新使命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并以责任、公正、平等、自由、包容、和解、人性等为核心价值,倡导加强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借鉴,以构建更加包容的世界,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交流,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上东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历程,总结我国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理解的规律、趋势,正视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的本质是文化理解和文明互鉴

2017年发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对国际理解素养的定义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可以看出,国际理解的关键是文化理解。

各国发展道路和文化的差异根源于文明路向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景观。只有深刻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并以尊重、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多元文化,才能进行平等的文明对话,建立真正的国际理解。

当然,东西方文化各有其源头,因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历史发展差异等原因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面貌,但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是与其特殊的环境相匹配的,不同种类的文明形态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多元的和相对的。因此,东西方文化理应相互交流和借鉴。

从秦汉以来东西方交往的进程可以看出,文明的互动需要双方各自保持不断向前、向上的活力,具有保持对话的基础。但自明清以来,从总体上看,此时东西方的发展清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即西方自然科学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工业革命是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所在,中国无疑已经落后于这一潮流。中国处于相对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背景下,缺少积极主动了解世界的动力,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十分有限。我们逐渐失去了主动进行文明对话的现实语境,以平等和文明互鉴为基础的国际理解与相互交流是有限的、被动的。

近代以来国际理解教育的艰难探索

鸦片战争爆发,古老、封闭的中国被迫开放,中国艰难地开始了探索社会转型和民族自强的道路。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国人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文化上大规模的“西学东渐”由此开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可谓向西方学习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进程相适应,中国兴办近代学堂,提倡西学,向美国、日本等派遣留学生,改变传统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与西方近代教育接轨的努力,可谓中国近代国际理解教育的开端。但此时的中国国际理解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民族自救自强的教育,是所谓以西方“先进文化”否定东方“落后文化”的教育,西方文化以强势文化的面貌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较大冲击,中国人的国际理解主要停留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层面。

这种局面在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时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且由于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过度推崇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识的缺失,致使我们的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偏离了国际理解的文化理解和文明互鉴的本质,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新潮流和中国发展的新形势。

从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指向上看,仍然把国际理解教育仅仅视为中国改革开放适应世界的手段,以向外学习借鉴为主而看不到国际理解教育是中国促进世界发展并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缺乏大国的担当意识;从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看,更多地强调中国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忽视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中国与世界文化,而且把学习世界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主流文化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从属的位置;从国际理解教育的方式看,尚未形成同时满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国际理解教育还不能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

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的新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成为时代主题。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是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离不开组成国家的个体公民的文化自信,而这种自信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把握和深刻认同。当前,中国国际理解教育承担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必须与时俱进地赋予国际理解以新的内涵。

首先,新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亮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只有深刻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正确了解和认识世界多元文化。文化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产物,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点。中华民族在东方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内涵丰富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包含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关系问题的中华智慧。因此,国际理解教育首要的是加强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此基础上,才能从文明互鉴的视角,既全面理解和把握西方文明的精髓,又能够根植中华文化,延续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像历史上中华文明消化融合佛教那样,消化和重构现代西方文化”,形成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的中国文化的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其次,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鲜明的价值指向,让国际理解教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价值引领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面临共同问题和共同利益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提出的人类未来发展的理想蓝图。这一理念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张的“天下一体”和“家国同构”等思想,是“家国情怀”的升华。正如学者赵汀阳所论:“真正的世界史必以世界秩序为开端去叙述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秩序不是某个霸权国家或列强联盟统治世界的秩序,而是以世界共同利益为准的世界主权秩序;不是一国为世界建立的游戏规则,而是世界为所有国家建立的游戏规则。”这就要求国家和个人都必须兼顾个体、民族和天下的利益,处理好两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不同国家、民族的关系。国际理解教育应该渗透这样的理念,培养世界公民,这是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的鲜明主题和核心要义。

再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构建,应该将国际理解理念有机渗透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之中。为此,要克服教育的工具主义倾向,让教育致力于完满人格的培育和美善人性的呵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善终”“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天下为公”等价值主张,不仅让这些文化主张成为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而且要向世界讲好中国理念,利用中国日益扩大的教育影响力传递中国声音,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此外,要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历史、地理、政治、语文、英语等学科内容的整合渗透,通过模联活动、中美贸易问题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方案设计等真实情境,致力于指向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的学习、生活建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国际理解教育要真正基于文化理解和文明互鉴这一本质内涵,在深刻的文化理解基础上进行文明对话,加强文明互鉴,促进文化交融,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