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学科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学科网站 > 体育学科 > 典型案例

小学生健身习惯的培养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杨维全  发布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
小学生健身习惯的培养
                                          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丁臣
一、培养学生课间健身习惯的必要性
当今的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身心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学生长时间伏案学习,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脑力,身心感到疲乏困倦,严重时影响身体健康。如颈椎持续向前弯曲,容易引起颈背酸痛,严重者可发生颈椎玻又如,持续坐着或低头学习,头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往往出现头晕、眼花、目眩、记忆力下降等现象,这不仅有害于身体,而且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安排休息是必要的,但休息并不等于坐着不动,如果坐着不动则达不到课间休息的目的,所以应该采取积极的休息方法———即习惯性健身休息法。
二、培养小学生课间健身习惯的可行性
培养学生课间健身习惯,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普遍掌握一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忙里偷闲的健身法。养成自觉行为的习惯,使学生融锻炼于平常的学习之中,并在学习效率提高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其可行性主要有以下三点。
.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是增强学生体质。也许有人会认为课间体育由于运动量小,难以对学生增强体质起作用,所以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健身习惯的做法常常被忽视。然而其符合体育课普及三基的教学原则,即有助于学生了解体育基础知识,打好学习体育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从而使大纲中增强体质的要求通过经常性动作来逐渐实现。
.符合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一方面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成长过程中,其动作习惯尚未完全定型,便于培养习惯;另一方面,课间健身习惯大多数是指简单的常规动作,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接受。
.课间健身行为的可行性已被实践检验。
比如,我国现行的广播体操及眼保健操,就是一种经过理论证实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行之有效的课间健身法。
三、培养学生课间健身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学生培养自己健身习惯的途径与方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从体育课中学习,课间的习惯在课中培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贯彻劳逸结合、三基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使每节课既是教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场所,又是培养学生课间健身习惯的场所。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教会学生一二个易养成习惯、便于课间操作的动作,并在以后的课堂中不断检查督促这些动作的准确性,使学生习惯成自然,乐于课间自觉地运用。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习惯性动作:
.坐、立、行的姿势。
学武术要求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这样才能强身健体。其实小学生从小也必须养成好的坐行习惯。(1)坐椅子时,要双腿并拢,缓慢坐下,特别是接近座位时,要尽量坚持片刻再坐下去,这样可以锻炼腿部的力量。坐着听课时,上身要挺胸拔背,保持正直,这样可防治驼背。(2)站立时,要挺胸收腹,这样不仅有利于健康,而且显得体型健美。(3)行走时要练习健身步,挺胸摆臂,腿部用力,尽量加大步幅与速度,这样可使全身肌肉、关节都得到活动。
.头部运动。
学生低头写字时间长了,思考问题时头可向后仰,眼看天花板;课间看周围的事物,头转动,身子不转动,使颈部得到活动;另外还可以分别使头部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缓慢地各旋转数次,这样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治颈椎玻。
.手部运动。
按摩双手,使手发热,可分别进行双手十指交叉相摩法、两手掌相搓发热法、按摩手心法、搓揉手背法、腕部旋转法等等。
.脚部活动。
可采用左右脚互相交换脚部承受重心法、原地踏步法、踮脚法、往返跑步踱步法。
.灵活运用广播体操法。
课间操现已成为学生课间锻炼的一种好的运动方式,但一般是在广播口令的声中进行集体性锻炼。对学生,一方面要求其坚持并做得准确,另一方面还要让其学会活用广播体操的锻***能。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疲劳状况及兴趣爱好,在没有广播口令的情况下,有目的地选出其中的一二节内容或一二个动作自觉地锻炼,通过反复训练,使有目的的自觉行为变成一种习惯行为,在课间随时随地的运用。
.前后甩臂法。
双臂前后同时甩动片刻,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慢到快。前甩过头后,可屈曲肘关节,以半握拳轻叩双肩,后甩时双臂要尽量伸直。
7.推臂伸背。
双臂屈曲上抬,两手十指交叉,靠近胸部。反掌向前,两臂用力向前推出,肩背部也尽量向前伸展,坚持片刻后曲臂,将两手拉回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