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学科网站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学科网站 > 科学学科 > 精品教案

《国旗怎样升上去》教学设计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夏红  发布时间:2018-04-17  浏览次数:

清英外国语学校 教学设计

课    题

5、国旗怎样升上去

单元

 

教学内容

认识滑轮装置

课时

5

 

教学目标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2、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具准备

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别针、重物、实验记录表等。

 

资源整合

课件 多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观察滑轮。  

1、谈话:我们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知道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  

2、学生发言。教师课件演示升旗的片段,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3、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有轮子)  

4、教师出示轮子并课件演示介绍: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  

1、谈话:让我们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弹簧秤、记录单),仔细观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怎样运动?滑轮的位置会随着旗子移动吗?  

3、学生发言: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向上移动;滑轮的位置不会随着旗子上下移动。  

4、揭示定滑轮的概念: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5、课件演示定滑轮的工作过程,讲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动滑轮。课件演示动滑轮的工作过程。  

6、学生小结: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三、探究滑轮的作用。  

1、谈话: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你们想研究什么?   

2、聚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3、教师将学生分成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分别对两种滑轮的作用做出猜测。  

4、分组讨论,作出假设,并记录。  

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并说明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要先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2)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要即时记录。  

(3)实验时应先测量重物的重量,要把动滑轮的重量计入重物的重量。  

(4)用弹簧秤拉动时,线绳要保持竖直状态;用弹簧秤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记录此时的拉力数值,就是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  

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记录表  

      作用  

名称  

是否改变用力方向  

省不省力  

   

重物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实验结果  

物重(牛)  

拉力(牛)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8、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9、学生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但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可以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  

10、学生分组制作滑轮组。  

11、小结:在生活我们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为了使用方便,于是就产生了滑轮组。  

四、学以致用,迁移拓展。  

1、讲述: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在旗杆顶上看到滑轮装置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它们是哪一种滑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2、学生举例说明。  

3、课件展示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和资料。  

4、小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总能根据需要来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方向。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课后观察生产生活中的滑轮装置,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使用。

板书设计:

 

5、国旗怎样升上去

动滑轮:省一半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不省力,改变用力方向

 

作业设计:

完成实验册第5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