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奚亚英名校长工作室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专题列表 > 奚亚英名校长工作室 > 教育思想

奚亚英:教室里的学习变革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常青  发布时间:2020-05-25  浏览次数:

2020微分享20 教室里的学习变革

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技术的不断更新,知识的裂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切都已经引发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交往方式的变革。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已经开始重塑人的大脑,变革人的认知模式。因此,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赋予学生、教师、教学、课程新的内涵。

今天我们探讨的“教室里的学习变革”不是围绕“科技技术”进行物理空间上的变化,而是要突出数字时代的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变革、以及儿童观、教师观和课程观的改变。

 一是顶层设计。制定教室里学习改革实施方案,整体规划,分层推进,重点实施。做到“五个明晰”,即明晰原则、明晰思路、明晰目标、明晰实施的内容与路径、明晰责任人及激励评价制。 

二是明确学习变革的领衔人。大教室的领衔人是壮亚芬,具体研究实施部门是课程发展部、教育研究院。小教室,一般有共同体主任担任。

三是进行学习空间的重新设计。

不仅要改变物化环境,还要设计相应的教室文化,教室文化一定是指向学生的道德和公民性发展需要的文化。空洞的教室无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意识。只有一本教材、只听教师讲解的教室,怎么能培养出一个具有道德品质、负责任的公民呢虽然靠教材中的概念可以增进学生的道德和公民认知,但无法形成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公民品质。教室文化要为学生道德和公民性发展提供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比如门边上绘制出的一幅“我们的价值树”,通过形象设计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社会价值观。教室文化还可以构建国家核心价值观与不同学段的学生可理解的价值观的匹配性。

四是打开教室门,进行跨教室、跨学科的研究。

而在跨学科内容的选择上,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有效利用国家课程标准或重要知识点。课标呈现的是各个学科下重要的能力范畴,会涉及项目实施操作中的相关知识、技能、方法、策略的目标要求。比如开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跨学科写作课程,写各种主题、话题的研究报告或者小论文。

2)利用网络搜索。目前,许多网站有针对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开展得十分成熟的项目介绍,可以借此激发灵感,形成自己的跨学科研究选题。比如,研究水果电池、太阳能应用、3D打印、Arduino、传感器与物联网等。

3)联系人们的日常工作。跨学科学习的核心目标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最实际的问题为出发点,所以要把关注点聚焦到校园外的社会环境下,寻找人们在各行各业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给予解决办法。比如,桥梁的设计与搭建、能源的生产与使用等问题。

4)结合当地或国家大事。跨学科的项目学习,要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城市大事、身边大事。比如,如何更好地向北京市民宣传南水北调工程进而影响市民的节水行为?如何实现校园内的垃圾分类与回收?

5)结合服务于社区的理念,调研一些非营利机构、公司、政府、高校,从他们现阶段的需求中寻找跨学科项目灵感。比如,从身边人的健康问题想到如何寻找并引导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充分调动其他可利用的资源。比如,又雾霾了,我爸爸今天开车走西直门桥又绕晕了,我们学校有一半的同学戴眼镜,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等等。这些真实的事件都可以提炼出非常好的研究主题作为课程选题。

五是课程整合与实施。首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或者班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班本化实施的基本要求是共同体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如:科学设计学习主题——构建体系、详简适当;通过目标引领课堂——明确目标、依据纲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素材典型、问题科学;通过课堂讨论探究——学生学习、多维互动;通过归纳基本观点——准确精炼、规范全面;通过典型问题诊断——解剖分析、提高技能;通过强化专题检测或者专题展示评价——熟练运用、提升能力等,从而有力地实现国家课程班本化。其次,学科课程要层级化。教师要有学科整体视野,有学科规划,要实现学科内深度融合。通过至少一年的一体化学科规划,整合每个学科的目标、内容、评价及资源,实现学科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和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依据学生的水平和考试选择实现目标、内容的分层分级,实现学科课程层级化。再其次,班级课程的实施要特色化。要依据学生兴趣、学习水平按需实施。

六是找准突破点,教室里的学习变革是破解课改这个难题,突破点在课堂。资源汇聚在课堂,关注点在课堂,质量提高也主要看课堂。所以,打造以学为主的课堂是破解课改这个难题的突破口,也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升课程实施品质的加速器。如何实现呢? 

1)要明确课堂的目标。要抓课堂的两个核心,即给孩子学习的工具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阵地。个性化的学案就是学生学习的好工具,学习的阵地就是高效学习小组。高效的学习小组建设必须做到“分组有原则,团队有组织,小组有文化,座位有模式,人人有职责,事事有评价”。 

2)要用好三支队伍。即班级管理小组、学习小组和科研小组。通过管理小组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提升”落地生根。通过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现实。通过科研小组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实现教学相长。 

3)要把握四个维度。即学生学习的维度,教师教学的维度,课程实施的维度与课堂文化的维度。学生学习的维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准备情况、倾听情况、互动情况、自主情况与目标达成情况来实现。教师教学的维度通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指导、学习思路与方法的引导、学习兴趣的诱导、学习过程的督导与学习困惑的辅导来实现。课程实施的维度通过教师对课程目标的把握能力、课程内容的实施能力、课程评价的运用能力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应用能力来实现。课堂文化的维度主要是通过师生的思考、课堂的民主氛围、课堂的创新表现及课堂特色体现出来。 

七是用好支撑点,以信息化助推教室里的学习变革。面对扑面而来的、以教育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革命浪潮,教育信息化、泛在的学习为我们实现教室里的学习变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撑点。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它对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信息化中简便、实用的操作平台,可为教室里的学习变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提供优质、多样的课程资源,科学、人文的教育教学模式,及时、有效的指导服务。 也是一场教育革命。这就需要我们要有非常的胆略与气魄,积极投入变革的洪流,去实践、行动和奋斗。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字时代的学习方式变革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合作学习”呢?马克·普伦斯基在这一部分中特别强调“直接教学法(也就是单项传授式教学)的效果已经变得越来越差”“这种教学方式下的老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而在21世纪,那些通过直接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老师已经成为效率越来越低的‘工具’”,但是“在教室里,最吸引学生们的就是小组活动,讨论、分享他们的想法,听取同学的想法。”“学生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能够尊重他们、把他们看成独立个体而不是什么都不懂只会等待学习的孩子。”

因此,合作学习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激活学生潜能的学习方式。

那么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马克·普伦斯基认为,“师生各司其职—学生专注于他们自己能做的最好的那部分学习过程,教师专注于他们自己能做的最好的那部分学习过程”下面两张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学生和老师如何各司其职。

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责任“找到并坚持自己的爱好;使用任何可用的科技;调查、发现信息;回答问题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当被合理调动积极性时,要参加训练;用文字和多媒体进行展示。”


学生的角色:

研究者: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研究。(探究式学习者)

科技的应用者和专家:学生是数字时代原住民,具有天然的数字技术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的科技应用能力比教师强。所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把使用科技这一角色留给学生。”“应该帮助并监督学生使用科技创造学生自己要用的东西。”

思考者和理解者: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往往不清楚他们是否扮演这样的角色”教师需要学生明确这样的角色。但“他们思考的方式和思考的内容却常常不是教师想要的。”“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更有逻辑性更加批判地思考”

改变者:因此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利用自己所学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学生们的重要职责之一。”

自学者:“自学这一角色是学生所有角色中最重要的一个。”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

教师的角色:

教练和向导:“向导的角色预示着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旅行,教练的角色则预示着每位学生都有私人助理。”“两种角色使得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或更加差异化的教育。”

目标制定者和提问者:教师“第一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制定目标。这些目标总是以向学生提问的形式出现。问题一定是开放的,既有宏观上的问题也有围观上的问题。”“苏格拉底式提问(质疑性问题)是合作学习的教师需要重新学习并实践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习的设计者:信息时代,设计感很重要。“合作学习中,设计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和准备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各种途径,尤其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喜好。”

放弃全权控制,选择部分控制:“虽然在合作学习教室里,学生的活动可动可静,他们说话的声音可大可小,我们必须强调合作学习不等于混乱—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而是一种有控制的活动,每一位在教室里的活动都以学习为目的。”

上下文语境的提供者: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教师需要有技巧地把“知识”放置在学习内容的“语境”中,搭建学生“理解的桥梁”。

 严格的坚守者和质量的保证者:这两个角色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高标批准及要求”,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估时,不仅仅是给学生打分,还要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做的质量高或不高,可以帮助他们或者要求他们重做,直到足够好。”